朱允炆隻比朱高熾大上八個月。
且在朱棣看來,朱允炆根本不配當所謂的皇太孫。
就算德行能力一概不論,他朱允炆也根本就不算所謂‘嫡長孫’。
隻是常氏死,朱雄英死,他為妾的母親呂氏被提為繼室,他才勉強隻占半個嫡字。
真要論地地道道的朱標嫡子,也應該是他的弟弟,常氏的次子朱允熥。
所以,如果此刻坐在這裡的是朱允熥,如果朱允炆比朱高熾大上十歲,或者如果朱允炆天資聰慧有什麼過人的功績,再或者如果他這一路從正陽門走來妻子徐儀華不要這樣勞累傷身,這一幕看在朱棣眼裡都不會覺得有那麼的刺眼。
他自小戎馬一生,隨天子、一乾老將打社稷平天下,如今卻要被這身份不正、品性能力有待商榷、年紀更是比之自己兒子一樣的黃口小兒壓一頭。
他的妻、他的子、日後他的孫,更是要因著他為江山社稷做的一切貢獻,因著這小兒的無能,反倒備受欺淩、享受不到一丁點他掙來的榮光。
這一份割裂感,讓朱棣心中醞釀著前所未有的憤怒。
但,饒是如此,他還是咬緊牙關,麵色不改對著朱元璋叩拜並致以問候。
今日是他的長子攜媳婦拜見祖父、拜見皇上的大吉日。
他不能毀了這一天。
現在不能,隻要父親在一日,他都不能對這一切表示出任何的不滿。
因為他服父親,更是敬重同胞長兄。
日後就藩天高皇帝遠……
可再
往後的話,他卻是想不下去了。
高僧道衍的話,此刻一遍一遍的在他耳畔回蕩著,久久不能停歇,更是讓他有些聽不清楚,父親同他的兒子究竟在寒暄些什麼。
(道衍,是姚廣孝,朱棣繼位以後才給他複姓、賜名。我看寶子以為這是女主的布局,解釋一下哈。)
這是幾次欲廢太子的根本原因。
而穩固住朱高熾太子之位的,也根本不是什麼‘好聖孫’,而是從孫子這個載體中能夠體現出來的品性。
朱高熾的聰慧、朱高熾治家的能力,以及在孫子出生前後朱高熾管理燕王府、靖難之役時的表現、以及登基後監國的作為……
種種跡象,讓朱棣總算是能夠確定,雖然朱高熾是個連自己都管理不好的廢物,但是他的治家、治天下的能力遠高於他的弟弟、乃至他朱棣本人。
隻要想明白這個道理,如今督促、陪伴著朱高熾減肥的思路便也就清晰了。
這促進的隻是夫妻關係嗎?
這維護的是世子之位,維護的是儲君太子之位,這維護的是皇位的正統,更是朱棣心中長子永恒不變的分量,任憑日後朱高煦作何手段都無法動搖的長子朱高熾在父親心中的情義。
……
將朱棣那極力克製卻依舊變幻莫測的小眼神儘收眼底,張知微勾唇一笑,對著朱高熾講道,
“爺,調整一下表情,新婚見祖父,怎麼能是落水狗的模樣。”
“是了,是了。”
朱高熾提息,遮掩掉疲憊,趕忙跟上朱棣的步伐。
門口的老太監也出門相迎,一口一個‘燕王’一個‘大人’好不熱情。
朱棣進門口,最先看到的是朱元璋,而後是坐在下首由太監扇著扇子、舒適得端坐著的朱允炆夫婦。
朱允炆隻比朱高熾大上八個月。
且在朱棣看來,朱允炆根本不配當所謂的皇太孫。
就算德行能力一概不論,他朱允炆也根本就不算所謂‘嫡長孫’。
隻是常氏死,朱雄英死,他為妾的母親呂氏被提為繼室,他才勉強隻占半個嫡字。
真要論地地道道的朱標嫡子,也應該是他的弟弟,常氏的次子朱允熥。
所以,如果此刻坐在這裡的是朱允熥,如果朱允炆比朱高熾大上十歲,或者如果朱允炆天資聰慧有什麼過人的功績,再或者如果他這一路從正陽門走來妻子徐儀華不要這樣勞累傷身,這一幕看在朱棣眼裡都不會覺得有那麼的刺眼。
他自小戎馬一生,隨天子、一乾老將打社稷平天下,如今卻要被這身份不正、品性能力有待商榷、年紀更是比之自己兒子一樣的黃口小兒壓一頭。
他的妻、他的子、日後他的孫,更是要因著他為江山社稷做的一切貢獻,因著這小兒的無能,反倒備受欺淩、享受不到一丁點他掙來的榮光。
這一份割裂感,讓朱棣心中醞釀著前所未有的憤怒。
但,饒是如此,他還是咬緊牙關,麵色不改對著朱元璋叩拜並致以問候。
今日是他的長子攜媳婦拜見祖父、拜見皇上的大吉日。
他不能毀了這一天。
現在不能,隻要父親在一日,他都不能對這一切表示出任何的不滿。
因為他服父親,更是敬重同胞長兄。
日後就藩天高皇帝遠……
可再往後的話,他卻是想不下去了。
高僧道衍的話,此刻一遍一遍的在他耳畔回蕩著,久久不能停歇,更是讓他有些聽不清楚,父親同他的兒子究竟在寒暄些什麼。
(道衍,是姚廣孝,朱棣繼位以後才給他複姓、賜名。我看寶子以為這是女主的布局,解釋一下哈。)
這是幾次欲廢太子的根本原因。
而穩固住朱高熾太子之位的,也根本不是什麼‘好聖孫’,而是從孫子這個載體中能夠體現出來的品性。
朱高熾的聰慧、朱高熾治家的能力,以及在孫子出生前後朱高熾管理燕王府、靖難之役時的表現、以及登基後監國的作為……
種種跡象,讓朱棣總算是能夠確定,雖然朱高熾是個連自己都管理不好的廢物,但是他的治家、治天下的能力遠高於他的弟弟、乃至他朱棣本人。
隻要想明白這個道理,如今督促、陪伴著朱高熾減肥的思路便也就清晰了。
這促進的隻是夫妻關係嗎?
這維護的是世子之位,維護的是儲君太子之位,這維護的是皇位的正統,更是朱棣心中長子永恒不變的分量,任憑日後朱高煦作何手段都無法動搖的長子朱高熾在父親心中的情義。
……
將朱棣那極力克製卻依舊變幻莫測的小眼神儘收眼底,張知微勾唇一笑,對著朱高熾講道,
“爺,調整一下表情,新婚見祖父,怎麼能是落水狗的模樣。”
“是了,是了。”
朱高熾提息,遮掩掉疲憊,趕忙跟上朱棣的步伐。
門口的老太監也出
門相迎,一口一個‘燕王’一個‘大人’好不熱情。
朱棣進門口,最先看到的是朱元璋,而後是坐在下首由太監扇著扇子、舒適得端坐著的朱允炆夫婦。
朱允炆隻比朱高熾大上八個月。
且在朱棣看來,朱允炆根本不配當所謂的皇太孫。
就算德行能力一概不論,他朱允炆也根本就不算所謂‘嫡長孫’。
隻是常氏死,朱雄英死,他為妾的母親呂氏被提為繼室,他才勉強隻占半個嫡字。
真要論地地道道的朱標嫡子,也應該是他的弟弟,常氏的次子朱允熥。
所以,如果此刻坐在這裡的是朱允熥,如果朱允炆比朱高熾大上十歲,或者如果朱允炆天資聰慧有什麼過人的功績,再或者如果他這一路從正陽門走來妻子徐儀華不要這樣勞累傷身,這一幕看在朱棣眼裡都不會覺得有那麼的刺眼。
他自小戎馬一生,隨天子、一乾老將打社稷平天下,如今卻要被這身份不正、品性能力有待商榷、年紀更是比之自己兒子一樣的黃口小兒壓一頭。
他的妻、他的子、日後他的孫,更是要因著他為江山社稷做的一切貢獻,因著這小兒的無能,反倒備受欺淩、享受不到一丁點他掙來的榮光。
這一份割裂感,讓朱棣心中醞釀著前所未有的憤怒。
但,饒是如此,他還是咬緊牙關,麵色不改對著朱元璋叩拜並致以問候。
今日是他的長子攜媳婦拜見祖父、拜見皇上的大吉日。
他不能毀了這一天。
現在不能,隻要父親在一日,他都不能對這一切表示出任何的不滿。
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