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天下第一好兒子、平寧郡主顧氏獨子,齊衡。
(有三點,第一,前文的大長公主算錯了輩分,如今皇上還沒死,隻是長公主,全部均已修改。
第二,宗室並未考究正史,因為知否裡麵宗室子有名字定了輩分,所以後續隻能全靠編了。
第三,知否裡麵的婚姻配對輩分是亂的。
比如慶寧長公主的嫡孫女(三代子)做了齊衡(三代子)的續弦,而慶昌公主(慶寧的妹妹)的兒子(二代子)娶了顧二的妹妹(三代子)。
英國公夫人和永昌侯夫人要好,永昌侯夫人吳氏的輩分應當和盛老太太相同,可是她的孫女(三代子)嫁了長楓的兒子(四代子)。
沒記錯的話,除去清朝以外,婚嫁間也要等輩,叫做‘等輩婚’。
可既然設定就是這樣,那就亂著配吧,我也省心了(不是))
除去皇親外,先前因為說媒對盛家家風頗為欣賞結下良緣的英國公府,也送人來了私塾求學。
英國公府送來了長孫、次孫,張宥謙、張宥誠,以及英國公夫人崔老太太崔家的長孫崔明澤。
還有對盛紘一地方文官敢為了其女強硬拒絕了伯府的行為十分欣賞的輔國公,也將其嫡女與侄女送到了盛府私塾讀書。
除了‘貴’以外,對盛家十分欣賞的‘權’也有兩位,葛老尚書送來了其三子葛澄安、禮部‘權侍郎’讓其女蔡清友過來與盛家姊妹交好。
盛家私塾從初期隻有齊衡這麼一位外男,三女圍剿香餑餑之勢,一舉變成了有模有樣的中等規模私塾學堂。
莊學究有欣慰,也有著憂愁。
憂愁是因為人多口雜,且這一個個的不是國公、就是高官,溝通起來難免帶了些繁文縟節的麻煩。
可欣慰的卻是,這些權貴子也並非都是不可造化的草包,哪怕連風評最差的韓家子,也都勤學好問,其天資中等偏上,算不上紈絝或愚鈍。
如是這般,與著這些東京權貴,盛家‘三男兩女’就這樣開啟了每日規律的私塾進學生活。
三男中不包括還沒學會爬的幺子長栯,而是突然頓悟扮了男裝、化名為‘長梧’的明蘭姚依依。
這件事的成功離不開墨蘭的幫襯。
在她帶有著蠱惑意味的懇求下,盛紘與盛老太太才默許了明蘭這連理由都編不全的女扮男裝的行徑,甚至讓她居住在了前院,並合理的安排了女使與小廝做身份遮掩。
而做出這個決定的姚依依本人想的很簡單。
她想入科舉登青雲,考取一番功名而後輔佐墨蘭完成她的女帝大業,而她在那之後再恢複女兒身,來一出完美的女狀元華麗變身。
她本身就很擅長學習,不然也不會年紀輕輕就入了編製。
她也很擅長職場上的彎彎繞繞,不然更不會以不過二十多歲的年紀在體製裡擔任要職。
文言文雖不是她擅長的,可是經曆過高考的題海戰術,姚依依相信世上無難事,隻要肯刷題。
就是這一手毛筆字,讓骨子裡早就習慣了硬筆書法的姚依依苦不堪言。
每次莊學究恨鐵不成鋼的怒斥與罰寫名單中,必定有她‘長梧’之名。
拜這麼一件事所賜,私塾中的氛圍更是融洽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