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浴火金剛”與“寂滅佛光”(1 / 2)

就在照真豔向周軍賣萌撒嬌時,周軍卻想也不想就閃身離開,直奔擂台而去,因為此情況緊急。

且說周軍的“師姐”即“道侶”李媚上台後輕鬆贏下一場並順便救了鄧運娥,這原本是好事,卻因李媚過於強勢且當眾挑釁場外觀眾,導致一直虎視眈眈的“邪佛淫僧”趁機發難,並直接上台挑戰李媚。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女施主,小娘子,貧僧這廂有禮了,嘿嘿。”隻見那身著大紅袈裟的光頭和尚一飛上擂台就急不可耐的雙眼直冒精光,滿臉淫笑地盯著兩位美女,仿佛餓虎撲羊,涎水直流。

“你這和尚,怎的如此討厭?不好好吃齋念佛,打坐參禪,跑來這裡乾嘛?莫非甘願墜入紅塵?”

李媚見這“淫僧”不顧雙手合十就麵露饑渴,便懶得給他好臉色看,於是威脅道:“和尚,識相就趕緊走,否則姑奶奶我一旦發起火來收不住手,便打到你跪地求饒!就算你家佛祖來了也保不了你!”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出家人不打誑語,二位女施主與我佛有緣,還是儘快皈依我佛,早登極樂,也免得墜入紅塵,遭受永世輪回之苦厄,豈不妙哉?”話音一落,和尚開始敲擊起“木魚”並念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儘,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儘,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嗬’。”

不知為何,就在這和尚鎮定自若地敲擊“木魚”的瞬間,無論場內二女還是場外觀眾,全都感覺腦海一震,進而內心深處也產生了一種詭異的“空穀回音”,再加上有經文洗腦,感覺昏沉中充滿亢奮。

“怎麼回事?我怎麼有種心中異樣的感覺,似乎看見虛空中出現萬丈佛光,還映出了‘西天佛國’?”

隻見那“西天佛國”矗立雲端,梵音寶刹,到處僧侶,諸佛朝拜,萬法歸宗,唯有‘淨光歡喜佛’端坐雲床,與‘觀世音菩薩’相擁而臥,卻瞬間幻化成了‘歡喜明王’中的‘男尊’和‘女尊’交媾,發出金光四射。

早在太古時期的“封神大戰”之前,這“淨光歡喜佛”原本乃“截教二代弟子”中的“長耳定光仙”即“兔子精”並拜在“三清道尊”之一的“通天教主”門下,後來因“封神大戰”導致“截教”覆滅而轉投了“西方教”。

同時,“長耳定光仙”還將“通天教主”的“天道聖器”之一的“六魂幡”偷走並獻給了“西方教主”即“接引道人”或曰“阿彌陀佛”作為“拜師禮”。於是,“阿彌陀佛”傳給他八萬四千“修真法門”之一的“歡喜禪法”。

此法必須要通過男女雙修才能從“大歡喜”中得到“大超脫”,綜合“空樂雙運”與信仰之力可修成能淨化一切的“寂滅佛光”,遠比“亞聖”孔宣的“五色神光”厲害。因此,“歡喜禪”就這樣傳下來成為“密宗”。

“觀世音菩薩”前世“妙善公主”乃“闡教十二金仙”之“慈航道人”,乃“三清道尊”之一“元始天尊”座下,其道場在普陀山落伽洞,與懼留孫、燃燈道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等皆為闡教二代弟子。

“封神大戰”後,他因種種原因與同門多人棄道崇佛,轉投“西方教”,經千百世輪回化為“妙善”,即“女相”悟“眾生相”,最終修成“千手觀音相”,乃由大慈悲、大智慧、大無畏、大法力,能淨化一切!

故在修真界中,多數修煉“歡喜禪”者,通常會把“信仰”和“崇拜”通過意念觀想之道,凝聚成“淨光歡喜佛”與“觀世音菩薩”一起相擁交合,端坐蓮台,通過男女雙修來增長修為,提升法力,降妖除魔。

就在包括照真豔和周軍等場外觀眾在內的所有人腦海中開始出現各種幻象之際,原本對那“賊和尚”不屑一顧的李媚開始變得雙眼迷離起來,甚至連盤膝打坐的鄧運娥也突然揚起俏臉,滿是期待。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二位女施主,趕緊皈依我佛,即可享受‘大歡喜’與‘大超脫’。”話音一落,那“賊和尚”便突然停敲打手中的“木魚”,而是輕車熟路地揭下披在身上的大紅袈裟,向前一扔罩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