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眼睛裡重新燃起熊熊鬥誌,他立即行動起來,組織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頭腦風暴”頭腦風暴會議。
很快,來自各個學科領域的頂尖專家們就被張恒召集到了一起。
在會場中,他鄭重其事地發言道“各位同仁,我相信你們也和我一樣,對於目前動力裝甲項目在能量利用方麵遭遇的困境頗有些失望。
我們在結構和材料等方麵已經開疆拓土,但始終無法突破傳統理念所帶來的技術瓶頸。”
“那麼,既然如此,我今天就有一個大膽的設想,想向各位分享一下。”
他語重心長地說“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拘泥於過去那種分散式、多環節、低效率的能源技術路線呢?
我們完全可以從根本上重塑能量的獲取、存儲和利用全過程,為動力裝甲係統打造一套全新的能源理念和方法論!
就讓我們一次痛快把思路解放開來,彆讓任何舊有觀念成為新思維的枷鎖!”
張恒這番發言瞬間點燃了全場的熱情,所有與會者都被他的創新理念極大地鼓舞了。
對於專家們來說,像這樣徹底顛覆並重新定義一種技術範式的機會,實在是千載難逢。
“好!那我們就從現在開始,對於太陽能係統的發電、傳輸和存儲各個環節都加以徹底重新思考!”
張恒振臂高呼,目光如電“現有理論上限就讓它存在吧,我們要憋足一口大氣,突破所有的禁區,耗儘全力去尋求全新的能量技術!
讓所有新奇想法和大膽構思都源源不斷湧現出來,絕不拘泥於陳規陋習!誰若有什麼可以分享的天馬行空點子,就儘管痛快說出來!”
會議室內一時間洋溢著孜孜不倦的創新激情。
所有與會者都如癡如狂般解放思維,提出各自大膽的見解和設想。
會場裡擲地有聲的爭論此起彼伏,思維的火花四射迸發,空氣中充滿了創新理念的氣息!
“我的想法是,也許我們可以借鑒一些生物體內部的能量轉換機理。”
生物專家開口“比如說,人體細胞在進行atp循環時,就有一些高效的酶途徑來促進能量轉化,也許我們可以模仿這一過程……”
“我覺得他的想法很有啟發性。”
張恒會意地點了點頭“不過我們或許可以從另一個層麵來思考,既然傳統的光伏電池結構無法滿足動力需求,那我們是否可以在納米尺度上,直接對材料進行分子設計呢?
比如引入一些新型摻雜劑和光電敏化基團,賦予材料以光電轉換和離子擴散雙重功能,讓發電和儲存實現一體化……
這隻是一個很初步的想法,但也許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我也有一個設想。”
這時,電子專家林森開口了“既然以電為載體的能量傳輸和轉換效率有限,那我們是否可以嘗試將整個動力係統改為以等離子體為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