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部門都到學校來要求教師做這個,做那個,各種投票啊,宣傳啊,牛奶、書籍征訂啊,什麼都來找學校,造成學校教師累得無心教學。哪裡還有什麼幸福感可言?
學校的管理也是,所有的事情都抓,什麼事情都管,一把把枷鎖弄得人喘不過氣來。
葉予初希望教育就應該單純一點,彆搞那麼多花樣,培養學生的知識文化修養,道德文明心理素質,專心的做這個就好,不要有那麼多花裡胡哨的留檔留資料。
其實,學生出來的樣子就是最好的證明,花裡胡哨的文件又是政治家搞出來的政績。
如果未來她有這方麵的機會,可能她會想去還原教育的本質。
說這麼多,還是言歸正傳,每年收入的百分之五她都拿出來給了寧城的教師,希望能夠借此讓教師們的幸福感提升一些,並且能夠更專注在教育上。
這也讓寧城教師的工資成了整個湖陽省最高,甚至比江城的教師還高。
彆說,這樣的措施還是有些用處的,起碼現在學校老師乾勁足了不少,老師們提起教育不再是唉聲歎氣,幸福感和驕傲感,讓他們做起事來更有動力。這幾年寧城出來的人才比往年多不少,升學率都高了十來個百分點。
而願意來寧城教書的高端人才也越發的多,就去年,碩士一類的人才就比往年多了百分之二十。
錢市長對此其實很不能理解,為何單單是投入教育?而且還是以這樣的方式?
葉予初的回答是:“寧城的未來就是靠孩子,隻要多來幾個厲害的人物,又能回報寧城,那不愁寧城發展不起來,投入任何機械甚至是學生,都不如投入教師強。機械是死的,學生沒有讚助也能完成學業,但教師不一樣,這個群體自進入現代以來,就被壓製、貶低,被社會所有人各種教教育,缺乏動力,也缺乏尊重。但他們才是教育的基石,隻要這塊好了,有活力了,教育自然就辦好了。”
錢市長聽了不再說話,實際上他還是不認同葉予初的話,沒人覺得應該給教師漲工資,沒人覺得他們還需要更多的錢財,更沒人覺得他們沒地位。
教師寒暑假不是白過的,教師的工資年年被吹噓得很高。各個部門攤派給學校的任務最後都落到教師身上,以至於家長把被指使做事的氣都撒在教師身上,畢竟那些高大上的部門誰敢去說什麼,誰又有渠道去說?
可能接觸的群體都在校園裡,加之葉予初又經常到辦公室去,有時候就會聽到老師們的抱怨,對此比較深有體會。
其他行業應該也有自己的煩惱,工作嘛,說到底就是百分之九十的無用之功,加上百分之十真正需要做的事。
既然聽到了,葉予初就想自己能做的話,就做點什麼。她曾經看到優秀校友回報學校,那個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