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 捐資教師(1 / 2)

[]

得到涼感布料的工藝後,葉予初立刻交給了自己旗下的福星布料生產廠,讓他們儘快搞清楚裡麵的工藝,準備這個夏天重點推出這款布料。

福星布料廠之前一直專注於吸濕發熱布料的生產,開頭第一年就憑著獨特的工藝賺了個盆滿缽滿,雖然第二年這個技術就被人效仿,但吃專利也夠吃幾年的了,何況打出來的名頭也讓人更加認可福星的布料。

他們趁機跟國內幾大服裝品牌進行的合作,也算是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福星布料廠的萬健林接到葉予初電話時,有些意外,這麼長時間的管理下來,他也摸懂了葉予初的管理理念,她基本上隻是把握一個方向,其他的都交給廠長們自己的來定奪,有想法的時候就直接聯係,沒有的時候基本連麵都見不著。

他個人是很喜歡這種風格的,他不喜歡彆人對他指手畫腳,按照自己的理念來辦廠一直是他的夢想,之前跟著的老板就是太喜歡指手畫腳,關鍵他又不懂,他實在感覺無法共事,就辭了職,正好好友元嶽跟他提了葉予初的辦事風格,他覺得應該能夠發揮自己的所長,便答應來看看。

結果就是來了之後直接懵了,葉予初實在太放開手了,他從來沒見過給這麼多自由空間的老板。這讓他覺得一直做下去也沒什麼,自己創業風險還是太大,他就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這麼多年打拚是有了一些家底,但也不夠支撐他幾次揮霍。

隻是人嘛,總有一點追求,想要有自己的事業,如果福星布料廠能夠助他實現自己的理想,錢倒是其次的。

而隨著這第二種布料的生產,萬健林也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葉予初同樣的給予了他百分之十的股份,同樣是享有分紅的那種。

葉予初不想自己旗下的公司因為股份問題意見不統一,到時候分崩離析,問題太過複雜,實在不想要了,直接賣出去會更乾脆暢快。

六一馬上到了,葉予初想著老師們挺辛苦的,加之寧城教師工資一向低,她直接給寧城所有教師發了一千塊的購物卡,什麼東西都比不上直接發物資金錢更能安慰人。

這些年,每年她都會拿出百分之五的收入來投入到教育裡,這投入並不是建希望小學或者送圖書之類的,據她所知,未來鄉下的學校基本都會慢慢取締,建起來也不過能夠堅持幾年。

她那個時空對鄉下教育投入了巨大的經費,許多花了大價錢的學校不過三五年就一個學生都沒有了,直接就荒廢在了那裡,這是巨大的資源浪費。地方上的人並不會彙報這些,他們隻要自己的政績好看,自己在任期間建起來了什麼,擁有了哪些設備,他們就圓滿完成任務了。

至於之後是否荒廢,跟他們完全無關。

她甚至見過為了修一條到鄉間小學的路,征用了農田的,結果不到兩年,學校收不到學生,人都走光了,然後就什麼都沒有了。

在她看來,教育要提升,還是要提升教師的待遇,並且提升教師的幸福指數。未來任何人都能對教育指手畫腳,讓教育一會兒這個樣,一會兒那個樣,今年提這個要求,明年提那個要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