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第 159 章(2 / 2)

了解越多,葉予初越覺得自己有一份責任,很多時候,人生的責任不是誰布置給你,不是誰下了訂單,而是,當你看到時,你就無法置之不理,葉予初此時就是如此,沒看到以前,她隻覺得世界的確存在重男輕女,但已經越來越好了,以後會更好的。

但當她看到聽到有的女孩根本沒有上學的機會,一直待在家裡帶弟弟妹妹,有些還沒成年就已經被許配給能給三百塊彩禮的四十歲鰥夫,還有剛出生就被奶奶淹死的女娃娃......

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葉予初沒辦法視而不見。

一年的時間讓她看到太多,哪怕是城裡,那些兒女雙全的人家,父母高興於有個女兒可以嫁出去,不需要買房,壓力小很多。這些何嘗不是對女性的歧視,畢竟兒女成年後,隻有兩個孩子的家庭養老難道女兒可以不養嗎?

在未成年前,男女的差距似乎還不明顯,等入社會後,男女找工作的艱難對比,企事業對結婚適齡女性的歧視,招聘時會有近兩年會否生孩子的提問等等,以及懷孕即失業的常態。

之後更加可怕,婚後女性如果工作,就得承擔家務和照顧孩子,如果婆婆幫著帶還要被說不顧家。但一旦女性不工作做全職主婦,那就會被男方一家人看不起,被說是被男人養著,男人就直接做家庭的甩手掌櫃,家裡孩子老人有什麼事情都是你的責任。而一旦男人想要離婚,全職主婦得不到任何補償,孩子撫養權都爭取不到,因為沒有家庭收入。

葉予初將所見所聞直白地在小說裡麵描述出來,沒有用太多修飾,樸質的寫法讓整篇小說更加觸目驚心。

《小女子成長記》這本書一經推出,就讓葉予初獲得了,“年度作家獎”,還被媒體大肆報道,最年輕的“年度作家”。之後更是連連斬獲各種國內文學類獎,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注意。一個原因是女性地位的日益提升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如此,另一個原因則是葉予初的年紀,世界偏愛天才,尤其是年輕的天才。

張愛玲就說過,“出名要趁早。”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年輕是有魔力的,那代表這天賦,代表著無限可能。葉予初年僅十歲便寫出了這樣的作品,(其實是九歲,葉予初對外稱十歲時寫的。)

深刻地反映了國內女性方方麵麵所受的壓迫,尤其是許多城市裡所謂有事業有家庭的獨立女性也從中看到社會對自己的那些不公,從前並不覺得,實在是太過隱秘,讀了之後才發現自己被所謂的公序良俗,社會倫理困囿其間。

女性的藩籬,家庭主婦的毫無保障,職場性彆歧視,女性需要兼顧事業和育兒,婆媳關係,生兒子的壓力,懷女兒的偷偷打胎,節育環的手術。

社會一邊在宣傳女性的犧牲和偉大,一邊在合理化這些犧牲和偉大,女性就跟犧牲跟偉大合為了一體。

作為一個母親,孩子是你的責任,你應該犧牲所有來照顧孩子。孩子要喝奶,哪怕你的那裡被咬破了,出血了,你也要用血水來喂養。坐月子不是享受,沒完沒了的起夜,拖著本就虛弱的身體自己照顧孩子,傷口沒好又如何,都是女性必經的,忍忍不就好了嗎?

作為一個妻子,丈夫是你需要一輩子仰視的人,要關心他照顧他,還要保證自己時時漂亮,事事聽從,不然丈夫出軌就是你的錯,你沒能力留住丈夫的心。丈夫沒本事那是你沒做好後盾,你沒有旺夫,丈夫發達了,你還哪裡配得上他,還不趕緊讓位?

哪怕作為一個受害人,你理應管好自己,裙子不能太短,不能對人隨便亂笑,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就是哪裡做不對了,才招致彆人那樣對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