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高手(2 / 2)

平原大時代 棟梁A 4939 字 2024-04-07

“好菜配好食,我特意給你們買了手工煎餅。”

“好,好,玲姐真會辦事。”

大家紛紛拿煎餅去卷菜。

日常生活中磨礪出來的普通菜,看似普通,實則非同一般,沒有點絕活,是絕對不能從千百道菜中脫穎而出的。

儘管有人神吐槽說這菜辣了上麵辣下麵。但不影響辣椒炒小烤魚稱神,坐上泇水原第一硬菜的寶座。

傳家也卷了一張煎餅,慢慢嚼,細細品。

“也奇了怪了,我說,我越吃越覺得這像我家裡炒的味。”

餘明笑了。

“你是吃慣了山珍海味,乍一吃家鄉菜,饞的不行,親的不行。”

“哈哈,你這麼一說,倒也解釋的通。”

孔令伊很高興買了一道大家都喜歡吃的菜。就連宗明這個北京長大的孩子也吃的津津有味。

“宗明少吃點,你不知道這道菜的厲害,你臉上起青春痘呐,吃完小痘痘都給你攻**了。”

嚇的宗明趕緊放下了夾辣椒炒小烤魚的筷子,轉而去夾什錦菜。

金陵已是萬家燈火,家家戶戶都在吃晚飯。興邦還在江北鋼廠職工宿舍區慰問,到飯點了,剛好趕上老鋼鐵職工黃衛東下餃子。

“**彆走了,在我家湊合一頓。”

“方便麼?”

“方便,今年餃子包的多,沒想到兒子一家在美國有點事沒回來過年,我老兩口正愁的慌,餃子包這麼多怎麼辦呢。”

“那就討饒了。”

黃衛東68歲,黨員,當了一輩子鋼鐵工人,身體結實的很,為人豪爽,退休在職工社區義務巡邏隊忙活。

熱騰騰的餃子擺上桌,辣椒蒜泥裝在白碟子裡,就是一頓家常飯。

“初一餃

子,初二麵,初三合子家家轉。”黃衛東老婆又端出來六個煎合子。

“吆嗬,看起來黃師傅也是淮海人?”

“啊,我打小在淮海長大,18歲才來江鋼接我爹的班,剛來時就住這個屋子,一住就是50年。”

“**市政府正在考慮江北大廠職工住房難問題,我們統籌在江北開發這個大課題裡一起考慮,說一千道一萬,城區發展老百姓生活改善才是王道。”

“哎,八十年代我們高興過一段時間,大家都傳要開發江北,這一等就是二十年。”

“我們的工作和百姓的期待有距離。”

“都難呐,乾啥都需要錢。”

“百姓的期待就是我們奔跑的動力和因由!老實說,黃師傅您說的沒錯,乾啥都需要錢。江北區基礎設施配套太落後了,想發展起來,確實考驗我們這一屆領導班子的智慧和魄力。不過我向你保證,我們會好起來的。”

年輕的**很接地氣,黃衛東很感動。

“好,好!趁熱吃,我老婆的廚藝還可以!”

“確實味道好,我在江北吃到了家鄉飯。”

這段對話在江南衛視被記者直播出來。

傳家看了哈哈大笑。

“我們的小能豆,鐵人同誌不容易啊,這時候還在工作。”

餘明接過話頭。“今天算好的了,到飯點了,還能吃上熱乎飯,餃子也不錯,就是差杯酒。”

傳家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