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沁柔大部分時候情緒平和,沒有歇斯底裡,也是因為她從來明白:天下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必然要在乎你的委屈的。
所以很多事情,便不委屈了。有人幫著在意,便已是意料之外的驚喜。
何況宮中還有太皇太後這個曆經三朝、老而不衰的鎮山太歲。說是近些年都不再插手宮務,但想想,這個人在太宗皇帝崇德朝就根深固柢,又在先帝順治時期手掌後宮,左右前朝。
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更彆提太皇太後還好好地在慈寧宮中鎮著呢!在這深宮中,她老人家的根基絕對比閻王還要深。
閻王要你三更死,不敢留人到五更。可以看到看似慈祥的太皇太後,究竟有多令人恐懼。
即便沁柔明白自己不大可能被慈寧宮的太皇太後盯上,就像黑道大佬不會盯上一個普通公民,但沁柔還是樂意避免一切可能叫太皇太後盯上的契機。
還是那句話,她是想死,但不想不得好死!
況且宮裡是皇後娘娘做主。皇後再如何也在宮中經營了六年,又占了最正統的名分大義,不說能將宮裡經營得鐵桶一塊。但處置個把不合心意的奴才,隻要師出有名,便是皇帝親至,也挑不出錯處來。
而素來爭端之起,最不缺少的,以及最容易謀算的,就是一個:師出有名。
皇後已經先行處置了。處置得也合情理。如若她還不滿足,要康熙帝再為她做一回主,置皇後的顏麵於何地!
皇後或許不會在意後宮有一個得寵的奴才。但絕對不會容許,後宮有一個仗著些許寵愛,就去挑戰皇後權威的奴才。
權威能夠被挑釁,就意味著不穩。
這是在動搖皇後的根基。便是如今的皇帝,也定然是不樂意看到這一點的。
所以要乖乖聽話,才有可能長久。
沁柔心裡好似明鏡。並且也都在隨著明鏡走!
情有深淺,漂浮不定!但理智堅定,萬般磨難亦不改。方得長久,方得安穩。
康熙皇帝撫著她柔弱的身軀,也不知是懷著什麼心思,與她似閒聊,又似解釋指點,“前朝後宮局勢不穩,當初太祖皇帝打天下之時,多有倚仗八大貝勒;後於太祖皇帝駕崩之時,便已有騷亂頓生。幸得太宗皇帝手段了得,穩住大清江山不亂,太宗皇帝收攏皇權雖有成效,不過太宗皇帝短命,駕崩之時,亦是有大亂之像;也是皇瑪嬤聯手了時年的多爾袞,又叫大清江山勉強著穩定了十多年;”
愛新覺羅.多爾袞,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生母為大妃烏喇那拉·阿巴亥,與皇十二子阿濟格、皇十五子多鐸為同母兄弟。
這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大清江山的安穩,於他的奉獻與才能之上,其絕對功不可沒、也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