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七日,儋州知州衙門。
一大早,儋州知州任宏宇正靠在一張藤椅上,悠閒地在院內的涼亭裡喝茶休息,旁邊兩個長相貌美、眼神拉絲的侍女,一左一右侍奉著任宏宇。
一人端著果盤跪在藤椅旁邊,不時捏起一塊水果放進任宏宇的嘴裡;一人拿著團扇,站在一側輕輕扇動,還不時和任宏宇調笑幾句。
這時,知州衙門新任通判賈驚濤快步走來,停在涼亭幾步外遲疑了一下,然後恭敬的行禮喚道:“大人。”
任宏宇微微側臉,有些掃興的說道:“什麼事?”
“額,這個......”
任宏遠看著通判賈驚濤猶猶豫豫的樣子,不耐煩地坐直身體,揮手讓兩個侍女先退下,這才說道:“有什麼事直接說!”
“是。”
賈驚濤這才走到任宏宇身旁,說道:“大人,剛剛收到知府衙門那邊的消息:朝廷近期可能會發下嚴令:禁止民間商賈與外夷通商!”
“嗯?”
任宏宇有些詫異,說道:“這是要乾什麼?廣東各地有許多商賈和外夷做買賣,朝廷為何要突然禁絕?”
“聽說是有商賈通倭,所以朝廷為了整頓海防,所以要推行海禁。”
賈驚濤補充道:“不過此番也不是全都禁絕,聽說朝廷還是保留了廣州一處通商之地。不過民間商賈必須經過朝廷的審核才能與外夷做生意。”
任宏宇沉吟了一會兒,然後說道:“這個消息跟我說乾什麼?我又不做買賣!”
“大人是不做買賣,可是有人做啊!”
任宏宇猛地看向賈驚濤,隨即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是啊,昌化縣知縣李唐不是將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嗎?難道他與外夷沒有往來?”
自從手下的家丁被李唐所部伏擊殲滅,任宏宇便失去了與李唐正麵對抗的能力,所以這幾個月以來,任宏宇的心中非常鬱悶,整日與侍女廝混,想要報仇,卻又沒有這個實力,也失去了報仇的膽氣。
不過任宏宇對昌化縣依然關注,從各種渠道也打探到了關於李唐的各種消息。
任宏宇知道李唐籌建了許多的工坊,手下的鄉勇和衙役人數也日益增多,據說還在五指山一帶籌建了工坊,隻不過防備嚴密,任宏宇始終不知道那邊建的是什麼工坊。
如此局麵下,任宏宇已經明白,李唐雖然是正七品的知縣,但是其實力已經遠在自己這個正六品知州之上了。
所以雖然任宏宇心有不甘,但是卻一直不敢輕舉妄動,直到現在手下賈驚濤帶來了這個消息。
“大人,這可是大好機會啊,隻要那李唐的工坊沒有停工,咱們就可以說他勾結外夷,就算辦不了他,也能讓他的工坊無法正常出貨。”
“最好能說動知府大人,暫時封了昌化港,徹底斷了李唐的財路!”
任宏宇當即一拍藤椅的扶手,咬著牙說道:“你立即帶著厚禮去一趟瓊州府城,我也會寫一封親筆信,到時候你知道怎麼說的。”
“是,下官明白!”
任宏宇起身拍了拍賈驚濤的肩膀,說道:“隻要你辦成此事,我一定好好謝你!”
賈驚濤笑著說道:“下官隻是儘心為大人辦事,哪裡擔得起大人的一個謝字啊!”
“哈哈,好!你今日就動身,好好乾,我一定不會虧待你的。”
“是。”
兩天之後,瓊州府果然發下公文。
在朝中兵部上奏:販海之禁,屢經申飭,不意仍有人公行無忌。查其盤驗,雖非通倭之貨,但脫逃可疑,應行原籍衙門拘審。並通行所屬沿海軍衛、有司禁戢軍民,不許私出大洋,興販通倭,致啟釁端。
萬曆帝擔心海防出現問題,於是從其議。
此時瓊州知府劉玉也不敢怠慢,嚴令全境禁止與歐人、倭人通商,公文在兩、三天內就發到瓊州府各處。
任宏宇接到公文非常開心,此時通判賈驚濤已經動身幾天了,估計此時已經到了知府衙門,就不知道知府劉玉會如何處置李唐了。
想到這裡,任宏宇就滿心的歡喜,與兩個侍女調笑起來,也越發的有乾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