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鑄造火炮(一)(2 / 2)

“鐵模?”

此話一出,包括主事鄭艾在內的所有人都傻了眼,鑄炮工匠手藝相傳,從來都是用泥型鑄炮,從未聽說過用什麼鐵模鑄炮的!

李唐則繼續解釋道:“精鐵裡麵不會有水汽,也就不會形成氣泡,所以火炮的成品率會極大提高!而且精鐵做鑄模產出的銅炮內外壁都會比較光滑,可以大大減少鏇銑內膛的工作量,節省大量的鑄炮時間。”

“而且鐵模不同於泥型,鑄造完火炮之後,鐵模還可以重複利用,不需要每鑄造一門火炮就重新製作型模,如此就又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眾人聽到李唐的話都愣住了,想不到火炮還可以這樣鑄造。

隻是一個工匠疑惑的問道:“敢問太爺,雖然用精鐵做鑄模好處很多,但是小人不明白,這鑄模和銅炮在加熱的時候肯定會熔煉到一起,到時候如何分開呢?”

李唐說道:“用鐵模鑄造炮到時候,先在模的內表麵刷上用細稻殼灰與細砂泥加水和成的塗料,然後再塗刷極細煤粉調製的第二層塗料,最後箍緊鐵模、烘熱、澆入銅水。待銅水凝固後,立即脫去鐵模,趁炮身還是紅熱的時候,立即清除毛刺,如此就能得到成品。”

雖然李唐說的工藝流程非常簡單,隻是大概的流程而已,但是這些工坊都是鑄炮的老手藝人,對於鑄炮工藝可謂是了然於胸,所以工藝的具體細節眾人都能自行“腦補”,沒過多久眾人的臉上就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其實華夏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屬型鑄造模具的國家,早在戰國時代就用鐵範成批鑄造生鐵農具和工具。使用鐵模鑄造采用雙層塗料這樣的辦法,其實也是傳統鑄造的常規技藝,隻是以前並沒有用在鑄炮工藝上。

此時眾人已經想透了李唐所說的大致工藝,紛紛向李唐投來崇敬的目光。

主事鄭艾更是抱拳說道:“太爺大才,這麼好的鑄炮方法,小人等以前竟然聞所未聞,今日聽了太爺的點撥才恍然大悟,我等此前的數十年當真是白活了!”

李唐笑著說道:“本縣也隻是紙上談兵而已,大致的流程和工藝可以告訴你們,但是具體的還是要你們自己去完善的。”

接著,李唐又給眾人補充道:“......製作鐵模的話,首先要按照銅炮的大小,將鐵模分五節作出泥炮。然後按泥炮節數分製鐵模泥型,每節泥型分成兩瓣,用車板旋製內麵,使表麵光潔形狀規整,然後烘乾備用。泥型內放入預製的把手,澆注時和鐵模鑄成一體。”

“用泥型翻製鐵模的時候,要先將炮口那一節倒置在泥製平板上,用泥充填其中一瓣。在烘乾之後,蓋上泥製平板,將泥型箍緊,澆注後便得到第一節鐵模的一瓣。然後除去填泥,又可如法鑄得另一瓣鐵模。這樣逐節澆注,就可鑄成層層榫合的整套鐵模。”

聽了李唐的這段解釋,一眾工匠也想明白了具體的操作細節,眾人都想不到,鐵模竟然是這樣製作出來的,與剛才眾人心中琢磨的雜七雜八的辦法有很大的不同。

李唐又說道:“你們先按本縣的辦法鑄造銅炮,算是鐵模鑄炮的試水。等到成功了以後,你們也就能熟悉這一鑄炮工藝了,到時候工坊再正式鑄造精鐵火炮。”

“精鐵火炮?”

眾人的臉上再次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此時鑄炮,普遍以銅炮為優,因為銅炮有重量輕、不易炸膛的優點,雖然造假會貴許多,但是相比鐵炮而言,銅炮的安全性和壽命更突出,所以眾人以為李唐會堅持鑄造銅炮。

李唐看著眾人的表情,笑著說道:“本縣還是傾向於鐵炮,當然成本是最主要的原因了。”

銅炮?同樣口徑、威力的銅炮,基本上可以鑄造三、四門鐵炮了,有這個錢,李唐還不如鑄造更多的鐵炮,以火力優勢轟死對手!

隨後李唐又向主事鄭艾等人交代了一些要點,便帶著羅丙辰和左益朗前往冶煉工坊。

火炮工坊這邊要試製銅炮,以便儘快熟悉鐵模鑄炮技術,就需要不少的銅料。

在此時銅料可不是單純的金屬,而是實實在在的錢,所以李唐要去冶煉工坊部署一下,讓冶煉工坊主事趙亞川儘快煉一爐優質銅料出來。

左益朗則有些心疼的說道:“太爺啊,一門銅炮少說也要幾百斤,這得需要多少錢啊!”

李唐則不以為意,說道:“隻要讓工匠們熟悉了技術,花多少錢都值得。再說了,這門銅炮用完了,也可以重新熔煉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