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化縣地處海邊,縣城以南又有一條昌江流經入海,所以在城南一帶就盛產優質的石英砂。
李唐為了籌建玻璃工坊,專門叫上馬川,帶著一隊衙役到昌江一帶巡視,最終在幾天後找到了一處地方,在縣城以南二十多裡外,就在昌江北岸,這裡距離水馬驛很近,隻有幾裡路程。
這個地方是平緩的河灘,不但遍地的石英砂,而且周圍沒有什麼村落,距離水馬驛也很近,方便保密生產,一旦有事,李唐也可以直接從水馬驛調人過來支援。
於是李唐派人將縣丞左益朗、水馬驛驛丞王琮找來,宣布在這裡修建玻璃工坊。
幾人聽聞李唐進果然還懂得燒製玻璃,都是大吃一驚,此時玻璃可是非常值錢的稀罕物,不管是大是小,也不管是什麼樣的形製,都能賣一個好價錢。
“太爺此話當真!”
李唐笑著說道:“自然是真的,縣丞立即去招募修建工匠和玻璃工匠,具體的事情比照肥皂工坊來做,一定要做到保密。”
“招募的修建工匠隻管蓋房,這裡的工坊要大一些,院牆也要高一些,河邊與北麵各留一個大門,記住不要對這些修建工匠說起工坊的事情。”
“至於招募的玻璃工匠也不要說,隻說是本縣的產業,等招募的工匠簽訂契約之後才說,重點也是保密。這些玻璃工匠最好是拖家帶口的,將他們的家人全部安頓到縣城之中。”
“這裡距離縣城太遠,玻璃工坊的工匠每半個月放假兩天,隻有放假的時候才能出工坊回家。待遇什麼的,與肥皂工坊一樣。”
李唐的要求左益朗全部記下,隨即就先走一步去具體操辦了。
隨後李唐對王琮說道:“回去之後,你從水馬驛調兩隊衙役過來駐守,這邊的防務本縣就交給你了。”
王琮激動的抱拳說道:“太爺放心,小人一定看守好這裡,絕不讓任何人泄露這邊的事情。”
處理完這邊的事情,李唐便帶著馬川一眾回到縣城,不過並沒有回縣衙,而是去了鐵冶所。
“太爺是要找會建坩堝爐的工匠?”
李唐點頭說道:“鐵冶所這裡有嗎?”
羅丙辰想了想,說道:“倒是有一個,小人這就讓他過來。”
片刻之後,一個三十多歲的工匠被找來,羅丙辰介紹道:“太爺,這是孫明華,是前兩年到的鐵冶所,之前是燒瓷匠人,也會建坩堝爐。”
李唐頓時眼前一亮,這不是專門給自己準備的人才嗎?其實燒瓷和燒製玻璃有很多相似之處,有這麼一個人在,李唐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煩了。
“小人孫明華拜見太爺!”
李唐笑著讓其起來,說道:“本縣準備新建一處工坊,將你調過去擔任主事,你可願意?”
孫明華愣住了,想不到李唐會突然提拔自己。一旁的羅丙辰捅了孫明華一下:“還不快謝過太爺,一定要好好乾,不要讓太爺失望!”
“是、是,小人願意,謝太爺提拔!”
隨即李唐便讓孫明華幾天之後去水馬驛報到,自己便返回縣衙去了。
轉眼到了九月十六,水馬驛以東、昌江以北的玻璃工坊已經初見規模,縣丞左益朗征召了數百民夫、數十工匠在這邊大興土木,十幾天的時間就已經將工坊的地基全部建好,各處房屋也開始搭建房梁、修建屋頂,整個工坊的圍牆同步修建,已經快要合攏了。
期間,李唐過來巡視過兩次,見工坊修建的速度很快,便派人去水馬驛將孫明華找來,讓孫明華開始在工坊這裡選定坩堝爐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