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財政缺口(1 / 2)

九月初四日,安海鄉。

工房司吏馬登州眉頭緊鎖的站在田間,此時昌化縣的土地清丈、人口核查已經全部結束,新的魚鱗圖冊和黃冊編撰事宜也進入了尾聲,不過各鄉普及水利設施的事情,才剛剛開始。

早在年初旱災嚴重的時候,李唐便命人在各地修建水渠、打造水井,興建了部分水利設施,隻是當時財力有限,李唐的主要精力還是賑災和賺錢,所以並沒有在全縣範圍真正的鋪開。

如今縣衙庫房內有了一些錢糧,李唐便借助這次機會,開始在全縣範圍內興建水利設施。

不過這對於工房司吏馬登州來說,卻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太爺心急了,這樣乾下去,用不了一個月,縣衙的庫房就得搬空了!”

此時在田間,三十多個民夫正在挖溝渠,幾個工匠正抬著提前打造好的龍骨車準備安裝。在不遠處,一口新打的水井已經出水了,這架龍骨車就是用來從水井提水,引流到溝渠中的。

按照李唐批準的計劃,整個昌化縣將打造這種水渠、水井相結合的灌溉設施七十多處,每處的修建費用差不多在二十八兩銀子,用時四、五天。

如此算下來,光是修建這種灌溉設施,縣衙就要花掉兩千多兩銀子。再加上單獨打造的水井和溝渠,以及蓄水池等各種其他設施,以及從外縣采購的耕牛、種子,雇傭工匠打造的各式農具等等,馬登州估計縣衙至少也要花掉兩萬多兩銀子,這還不算那些民夫消耗的糧食!

“司吏!”

馬登州搖頭歎息,大明的官員還沒有像李唐這樣的,為了民生花錢如流水,雖然是好事,可怎麼都覺得是在敗家啊?

這時馬登州看著前麵過來的書手,說道:“怎麼了?”

“啟稟司吏,安海鄉這邊的支出都算出來了,這是清單,請司吏簽字確認。”

馬登州接過清單看了一遍,僅僅是安海鄉一處,各項支出就要有七千一百二十九兩銀子,另外還有一千零六十二石糧食。

“太多了!”

按照這個數字估算,庫房是支撐不住全縣開支的,這下縣衙要出現巨大的缺口了。

“你們先在這邊盯著,這幾處溝渠今天必須完工。”

馬登州收起清單說道:“我趕回去像太爺稟報一下,等我回來再說。”

“是。”

馬登州乘坐馬車趕回縣衙,在大門口遇到了另外幾個書手,都是自己派往另外幾個鄉核算支出數額的。

“你們都核算完了?”

“啟稟司吏,我等都算完了,隻是數額太大,所以我們想著在這裡等司吏回來再去稟報。”

馬登州一一接過眾人的清單,隻是掃了一眼,便倒吸了一口涼氣:“你們先去工房等消息,我去稟報太爺。”

“是。”

隨後馬登州愁眉不展的來到二堂,正好稅課局大使來君誠和戶房司吏白水吉也在這裡,二人正在向李唐稟報公務。

李唐看到馬登州趕了回來,問道:“數額算出來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