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白水吉想起一件事情,說道:“咱們清丈安海鄉這邊的耕地,已經有幾乎士紳想出賣土地了,他們積欠的賦稅太多了,所以想暗中出手,此事咱們如何處置?”
張義魯微微皺眉,這樣的事情必須向李唐稟報,自己和白水吉可不能自作主張。
於是張義魯說道:“還是向太爺稟報吧,正好我要將這幾天的表單送回架閣庫存放,我一並向太爺稟報,白司吏先等我消息。”
“好。”
隨即張義魯又風塵仆仆的趕回縣衙,見到李唐之後,便將士紳想要出售欠稅土地的事情稟報了一番:“太爺,這段時間小人等四處走訪,這樣的情況還不是少數,所以請示太爺,此事如何處置?”
李唐想了一下,說道:“這些士紳的如意算盤打得還真是響啊,不交積欠,直接將土地賣掉,難道他們以為賣了土地,那些積欠就能一筆勾銷了?妄想!”
“這樣,本縣讓左縣丞出一份告示:凡是想要出售土地的士紳,縣衙可以用平價收購。不過凡是出售的土地有積欠的,需將積欠折抵地價。”
張義魯笑著說道:“隻是這樣一來,那些士紳還會賣地嗎?”
李唐肯定的說道:“他們依舊會賣地的,畢竟此番清丈土地之後,手中土地越多,繳納的賦稅就越多,還要清積欠,這裡裡外外可是一筆不小的錢糧,還不如直接抵扣賣掉劃算。”
張義魯當即說道:“好,屬下這就回去辦理,等到二衙張貼告示之後,與那些士紳聯絡。”
次日,張義魯回到了安海鄉,此時這邊的清丈土地事宜已經接近尾聲,戶房司吏白水吉正帶人挨戶核對戶籍情況。
“太爺是這麼說的?”
“是啊。”
張義魯說道:“太爺此舉真是神來之筆,用本就收不回來的積欠換來了大量土地,然後就可以分給無地、少地百姓,相當於對咱們昌化縣的耕地重新劃分了一次。”
白水吉感慨道:“我的老天啊,土地兼並一直都是頑疾,當年朝廷推行一條鞭法到現在才過去多久,天下的農田就又亂成一團了。可是太爺卻劍走偏鋒,用這樣的辦法重新劃分昌化縣的耕地,真是意想不到!”
“這就是太爺未雨綢繆的高明之處啊!”
張義魯說道:“要不是太爺籌建肥皂工坊,杖殺三個小畜生在前,既讓士紳吃到了工坊股息的甜頭,又用幾個小畜生的命震懾了他們,此番清丈土地、核查戶籍的事情絕不會這麼順利。”
兩天後,就開始不斷有安海鄉的士紳找上門來,拿著禮物到二人的臨時住所內,向張義魯、白水吉商議出售耕地的事情,此時縣丞左益朗出具的告示已經張貼到了這邊。
“其餘各鄉也全部張貼了告示,估計現在整個昌化縣的士紳都要爭著出售土地了。”
前來張貼告示的衙役說著,張義魯和白水吉都非常高興,這就意味著後續的清丈、核查工作將更加順利。
“既然太爺已經給咱們打下這麼好的基礎,咱們也不能集中在一個地方慢慢弄了,不如從明日開始,咱們直接分開,如何?”
白水吉聽了張義魯的建議,說道:“好是好,隻是咱們的算手和書手太少,分組的話忙不過來的。”
張義魯微微皺眉,想了一會兒便說道:“派人向太爺請示:從縣學調生員過來,我也從張家借調一些會算學的夥計過來。”
“咱們分組之後,每組隻要有一兩個熟悉清丈、戶籍事宜的算手和書手就行,剩下的抄錄、登記事宜,就讓那些生員和夥計負責,如何?”
“好辦法!”
白水吉笑著說道:“我立即派人回城稟報太爺,此事應該不難,太爺一定會同意的,我看咱們現在就可以開始分組,先準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