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結束,總決賽穿著大褂的撒北寧和尼哥麥提上台站到了兩人旁邊,讓媒體評審和專業評審先進行打分。
之前複賽的時候,打分是評價與打分共同進行的,到了後來就要先打分後評價,以確保大家打出的分數是個人第一感官,而不是收到了評委評語的影響。
分數鎖定後,撒北寧這才宣布評委可以開始點評了!
馮汞拿起了麥克風:“打看到你們倆登台我就期待了,沒想到比我期待的,還要更好!”
他在相聲交流會上就聽過齊龍和高東強說相聲,當時就認為他們已經足夠成熟了,沒想到今天的這個節目還多了那麼多的創新,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同樣重視創新的相聲演員李偉健也說道:“兩位的節目創意十足,我特彆好奇你們這個文本是誰寫的?”
高東強指了指齊龍,齊龍點點頭:“我寫的!”
“那更厲害了,把時事、電視台節目和傳統藝術完美的捏在了一起,二位的表演,堪稱完美!”
兩人鞠躬致謝。
侯門相聲大弟子賈輪,齊龍的大師哥拿起麥克風:
“小齊進化了呀,以前他的相聲創新不多,全是傳統手藝,他把那些手藝都是往精了在鑽研,一門心思奔老藝術家去的,沒想到現在搞起創新來這麼厲害,師弟啊,你讓我大開眼界啊!”
“誒,那麼問題來了,怎麼突然就這麼會創新了呢?”撒北寧問道。
齊龍自然不可能把另一個世界的事情說出來,而是這樣說道:
“我師父怹老人家說過,傳統搞不好就彆想著創新,世事難料,師父怹老人家走了,我也不知道高到什麼程度才叫好,那就悶頭一直研究唄,到了去年幸運的獲得了大片的閒暇時光...”
“誒,那叫幸運嗎?”高東強下意識的搭話。
撒北寧解釋道:“這個我們了解,齊龍當時出了嚴重的交通事故,住了很久的醫院。”
“對,總之就是閒暇的多了,當時剛參加完相聲交流會不久,很多前輩、同行都說我們倆好,我就一咬牙,一跺腳...其實也沒跺腳,當時打著石膏呢!”
觀眾輕笑而過。
齊龍繼續道:“一咬牙,我要搞創新,躺在那腦子就不停琢磨,怎麼把已經練的滾瓜爛熟的傳統段子裡加上新東西,就琢磨出來了很多想法,這些想法大多不太成熟,還需要在相聲舞台上多多打磨!”
“十年如一日在小劇場的堅守、堅持,這才有了如今的厚積薄發;正是對傳統段子熟練掌握,才能任意拿來一個故事就包裝成包袱讓大家哄堂大笑,讓我們再次謝謝齊龍!”尼哥麥提總結道。
這詞,大概率是主持人即興發揮的,因為齊龍看到了,他的提詞卡上隻有廣告讚助的廣告詞...
“謝謝謝謝,傳統不守舊,創新不忘本!”齊龍最後說出了自己的創作理念!
總決賽舞台分數不會第一時間公布,萬一有人斷崖領先、斷崖落後的,那懸念不就小了嗎?所以要大家都演完了才會公布最終得分。
看場子的氛圍來說,他們是要勝於前頭兩對演員的,包袱質量也要高很多,尤其是京東大鼓傳統的《送女上大學》和華夏女足結合的那一段,很多台上的相聲演員都是傾佩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