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楊宏卻言:‘劍本凶器,君子藏劍於鞘,不露是為仁;若出,當為行正義事,而非逞凶鬥狠。以武淩人,勝之又有何喜?’】
【也就是這一番話,叫他老爹幡然醒悟,原來自己兒子不是怕打架,隻是不愛與人打架。】
【知道兒子不是慫包蛋後,他老爹之後也就不再對他練武多加乾涉,且死前還很放心的將將軍府交給楊宏繼承,那年,楊宏十四歲。】
【他爹剛死,一群親戚就跑來打秋風,欺負他一個小孩當家,想趁機從中撈上一筆。而楊宏也很簡單直白,他看著人家對自己當家指指點點,用各種理由連吃帶拿的,楊宏沒有發怒。】
【他反而大方的說,‘諸位長輩想從吾家中拿什麼東西,儘數拿走好了。’一聽有這好事兒,那群人還不樂瘋了。】
【但沒想到的是,第二天他就寫了一紙告書,將這些人全都告上了京都府衙,並且還拿出了之前偷偷在暗中記下的這些人各自都拿了什麼的賬目記錄,記的那叫一個一清二楚啊,然後等到官差去那些人家家中一搜,是
一搜一個準兒,直接以盜竊他人財物的罪名將這些人全抓進了大牢。】
【他們當然說,這些東西都是楊宏讓他們拿的。】
【楊宏的回答卻是,並不知情,還質問他們是否看他年少便好欺負,但他可辱,家門不可辱。】
古古在此提醒,【他說這話的目的是什麼呢?大家彆忘了,雖說寧遠將軍府到了他這一代是落魄了,但到底是占著一個開國功臣之後的名聲,破船還有三斤釘,辱其家門,一個有辱功臣之後的帽子是跑不了了,彆說什麼拿的時候是楊宏準許的,你錄音了嗎?你有證據嗎?】
【沒有。既然敢趁著人家爹剛死就上門去欺負人家兒子,那就得做好被反咬一口的準備。】
古古說的義正言辭,接著卻是刮風一轉。
【但後來當這些人要被定罪時,楊宏又開口為他們求情,言其皆為親族,將所拿之物儘數還來,知錯能改便好,牢獄之災就免了。】
【當時律法在盜竊這塊還是挺寬容的,當事人都表示不追究,那府官當然也不多事,且楊家在京都也算有些身份的人家。事後,楊宏不僅要回了自己家的東西,還收獲了一個好名聲。】
【可以說的確很聰明了。】也不怪古古這麼想,他說道:【楊宏當時無官無職,若不借官府之勢,狠狠鬨一出大的,恐怕將來那些人還敢打他家的主意;但事後的饒恕,不管是出自真心,還是假意,收獲的結果都是好的,那幾家人不僅再不敢得罪他,楊宏還在京中收獲了一個好名聲,言其寬容仁厚。】
古古覺著吧,楊宏也是一個心機boy,芝麻湯圓屬性的,沒看這出計謀就玩的很溜嘛,但這也怪不得人家,畢竟人家性格仁和,不代表就得忍氣吞聲啊。
和六皇子坐於一處的楊宏並不覺得這有何值得被拿出來說的,當年的自保之舉,實在當不得被後世之人記住。
【但主播之前說的那件事,在當時人看來隻是一件小事,並未濺起多大的水花兒,在京都那些年少成名的天才麵前,楊宏在入朝之前的經曆都可以說是平淡,在京都存在感不高。】
【他是景德四十年,息帝登基時入朝為將。曆史上,少有人知道京都名不見經傳的楊氏子和息帝,其實是早就認識的朋友,有道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大抵也和兩人在人前從未表現的有多熟稔有關係,知道這件事人少。】
就連相墨也是因一次意外,才從當事人口中得知這一事情。
【我想也正因為如此,息帝才會在臨終前,想將兩萬精兵秘密交托給他掌管,不管是不是想防備蕭臨淵怎麼怎麼樣。雖然最後息帝又打消這個主意了,但通過這個事情也足以看出息帝對楊宏的信任。】
或許是當時朝中武將堪用的少,但在威名赫赫的蔣明橖等其餘諸人間,他偏挑中了當時剛入朝的小新人楊宏,或許是出於對他人品的信任,又或是朋友之誼,總歸最後選擇之人是他。
【史書還曾記載,二十八功臣裡的楊宏和謝無念一樣,最喜結交好友,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市
井遊俠,皆可為友。包括後來他東征戰場上,留下赫赫威名的七虎將,也都是楊宏十五歲時離家闖蕩江湖時,結交的朋友。】
【在聽說楊宏要東征上戰場後,他們便來投奔於他。】
然後,古古在直播間展示出了古時的諸國分布圖。
大宸在那塊地圖上所占麵積最廣,位居地圖中上部分,但卻不是唯一的一個國家,上麵的國家很多,甚至有些不能稱國,該說是部落或是族群才對,各個國家因國土麵積大小不同標記的顏色也不同。
古古將鼠標指向東邊,【大宸最開始東征是在昭元三年,南宮舒華為主帥,幅將楊宏、羅申,一直到昭元六年,南宮舒華剛帶兵打下東邊的東嶽國,就因北疆叛亂不得已從東征戰場上退出,請命回京,然後就是直赴北疆。】
【而東征戰場的主帥就變成了楊宏,羅申為副將。】
【兩人在南宮舒華走後,接著領兵往東邊打,又接連攻下兩國,捷報頗傳,最後更是一路打到東海邊兒。這時,已經到了昭元十一年,北梟王南宮舒華在這一年身死,滅神之戰開啟,兩人奉王命,帶著軍中自願參戰的士卒往西,奔赴滅神之戰,兩人不僅在戰場上殺敵有功,最後一戰中更是隨行神昭大帝身入沙蕪,楊宏在此戰負傷,後因傷喪命。】
在此古古插播了一句題外話,【要是沒有滅神之戰和神種,我猜下一步,等海船建好,就是他們率軍進行海上戰役了。當然,後來的項飛也很厲害就是了。】
二十八功臣他全都愛,by古古。*v*
見評論區有人好奇項飛這個名字的,古古也就順勢解答了幾句。
【說起項飛,其實他並不是大宸人,而是出自最靠近東海的一個小國,他是那裡的將軍,可惜最後被楊宏所俘,他本以為戰敗必死無疑,他本人也甘願赴死,卻懇求楊宏不要傷害他們國家的百姓還有奴隸。】
【楊宏聽完,隻答了一句,‘將軍劍下,隻斬敵寇,不欺平民。’】
【也正是這一句話,叫項飛甘願歸降大宸,也對楊宏佩服不已,後來一直將他奉為偶像。】
【史書中的這句話也一直流傳至今,應該有小夥伴兒聽說過吧?除此之外,像漫展啊、博物館裡的人文介紹中都有記,大家感興趣可以去看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