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 章 四奇之一(1 / 2)

【東征路上,楊宏雖為大宸之將,但麵對俘虜來的敵國百姓很是和善,每攻下一處地方都對手下士兵嚴加強調,不可侵民,更不可欺壓他們,若有違必嚴懲。】

【據項飛後來對他偶像的誇讚,就常以治軍之嚴、仁義之師等詞來形容楊宏治下的軍隊。】

【要知道那時神昭大帝還沒開始改革軍製呢,軍隊紀律品質如何基本就看他們頭上的將領,什麼樣的將軍帶什麼樣的兵,能讓項飛就算是以後回憶起來,都總是以如此高的評價來稱讚楊宏,可想其軍中紀律如何。】

【楊宏除了曾是東征的主將,還曾當過一段時間神昭大帝的劍術老師。】

古古的頭像變小,取而代之的光幕中心展示出的是兩把劍的圖片。

一把是帝王之劍,二尺青鋒曆經千年時光的洗禮,劍身早已泛著淡淡青鏽,還有些凹凸不平和殘缺;

而另一把劍卻很奇怪,劍身較窄,長約二尺過半,通體銀白,如霜如冰,哪怕隻是一張照片都能讓人感受到劍身上的寒涼,最關鍵的是,看起來不似大宸時候的製劍樣式。

蕭臨淵看著劍的圖片,眼中閃過訝色,口中低聲吐出兩字,“霜枝。”

沒錯,那正是他曾在修仙界時的佩劍,難道這劍也隨他一起掉落到此方位麵了嗎?

蕭臨淵內心猜測,但又覺得不可能,畢竟那般威力強大的劫雷之下,就算是霜枝也不可能完好無缺。

【大家請看,這兩把劍出土自神昭皇陵,是從神昭大帝的主墓室發現的,應當是他的佩劍。】

【但從這兩把劍的外觀來看,明顯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另外一把先不論,明顯是蕭臨淵為帝時對外使用的。

那這把白色的劍呢?

經專家檢測這劍是以一種隕鐵所製,劍身卻被刷上了一種銀粉,並未開刃。】

並未開刃,就代表這劍還未見過血,且這劍看著就很華而不實,很像是擺來看的,但這劍卻能和蕭臨淵唯一的一把王劍放在一處,這就代表將劍這樣放進墓中的人認為,這兩把劍都同樣得蕭臨淵喜歡,又或是他慣用之物。

古古腦子裡忍不住冒出個很新奇的想法,他麵帶疑惑,突自小聲疑惑道:【難道咱老祖宗內心就喜歡這種卟啉卟啉的東西?】不是走的霸道風,而是走的精致風?

古古內心狠狠的歪樓了一下。

。。。

蕭臨淵:確定了,這不是他的霜枝,這隻是一把和他曾經的佩劍很像的凡劍,像是照著霜枝的樣子鑄造的一樣。

他又放鬆的坐了回去。

與此同時,大宸其他人也聽到了古古的猜想,並不當回事兒,那一看就是古古在瞎猜,他們也猜不透蕭臨淵為什麼要造出這麼一把隻看不用的劍。

好在古古的那句話就是一時興起才說的一句,而後他又將話題拉回正題上來。

【好吧,不管咱老祖宗到底心裡更喜歡哪一把劍多一點,但他的習武天賦那是得劍術大師楊宏

親自認證過的。】

【進步神速,天縱奇才。曆史上,楊宏在教導蕭臨淵習劍時,如此評價道。】

【當年在蕭臨淵還是定安王時,雖然曾和南宮舒華學過一段時間的武,但正式習劍卻是在他登基後,由楊宏時常入宮指點。】

【但學習成果怎麼樣,就沒有太多的實戰記錄,主播也不知道蕭臨淵武力如何。】畢竟蕭臨淵一個皇帝,能親自拔劍和人對打的機會本就不多,曆史上也未曾記載過他與人比劍的經曆,這就讓人很無從估量蕭臨淵的戰力值了。

【但估計,應該是不差吧?畢竟後來滅神之戰,咱老祖宗也是親上戰場了的,還從沙蕪那鬼地方成功殺出。】

剛剛還語帶遲疑,下一秒就堅定立場,古古聲音堅定,【反正主播是覺得好!】

他要做一個堅定的保皇黨!大帝吹!

古古內心瘋狂搖旗呐喊。

前一秒還被懷疑喜歡精致風的蕭臨淵笑了,心想古古要是出現在他眼前,他保準讓他領教一下自己的武力如何。

是的,現在。

前修真界大佬薑萬寧已經明白那段曆史上自己跟著楊宏學劍的目的,無非是為自己的無師自通找一個順理成章的借口而已。

包括之前古古說他被五皇子派人打暈丟進青樓,薑萬寧敢肯定自己就算是修為儘失也沒那麼弱,但如果對方是用人海戰術,那他就不行了。

古古展示起的下一張圖片,卻是楊宏的畫像,這多少令一些人感到意外,按往常的直播路線,這該放在最後展示,但古古現在卻一反常態提前展示給了直播間的大宸眾人看。

隻見畫像上的楊宏負劍身後,黑發銀冠,作一白衣俠客打扮,如立崖邊,衣袖為微風輕拂,目光堅毅而溫和,他的左邊是一棵鬱鬱蔥蔥的青鬆,下有巨石數顆,背景是群山白雲。

君子立天地間,自由而灑脫。

光幕外的眾人,好像能從畫中清楚的感受到這句話。

但奇怪的是……他們看到畫像中的楊宏,他的另一隻手上拿著的卻是一方鐵麵具。

為什麼是拿著畫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