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0 章 季圭,季圭(2 / 2)

【順帶一提,幾何與代數方麵,季圭是首個研究出成果並做出定論的人。除此之外,他在力學上也做出一定的發現和研究,但相關定論並未編入萬數算經,而是單獨集成一冊,名曰《力學》。】

古古:你就說牛不牛吧?

反正這是他拍馬也不及的人物,他要是有這天賦,頂尖大學也不在話下。

但哪怕古古這樣說了,光幕下看直播的人也還是滿頭霧水,他們不懂力學是什麼,也未親眼見到成型的萬數算經,他們能知道的也就是季圭在數算方麵很厲害,算是當代的大家之一。

“難道就因為季圭精通數算,所以他就能入得傳世閣?”

這不免讓他們想起了當初專精畫技的甘宜之。

麵對這類問題,古古想了想,摸著下巴,邊斟酌著用詞說道:【嗯……可以這麼說,但準確來說,應該是他於神昭年間因數學方麵的造詣登峰造極,於當代、於後世造成的影響都十分遠大,所以他才能入傳世閣。】

兩句話聽起來意思相近,但細品,卻不難發現兩者的根因有很大不同。

前者在於技巧上,而古古的回答更側重於擁有才能的季圭,他用這項能力為民為國帶來了哪些好處、哪些利處,是這些帶來的有利之處才讓他一步

步進入傳世閣。

【數學於人們的生活中到底重不重要?】古古忽然拋出疑問,而後舉了個最簡單的例子◎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當初主播在天工荊越的那一期直播時,就曾有提到過,季圭也曾參與過天公九曲通的建設。】

【天公九曲通中機關運行的力和控製水流的閥值就是他計算出來的。這不就是實打實的功績嘛。】

除了季圭,在那個時代很難有人能算出這個東西來。

古古喟歎一聲,【在現代人來看,這當然不難計算,因為有現成的公式可以讓我們用嘛,但咱們也要想一個問題。】

【數學公式,從哪兒來?】

古古問完,特意停頓了一會兒,他語速緩慢的說道:【數學、科技、文明,那都是有一個慢慢進化和成長的過程,數學公式不是一開始就有的。】

【就像咱們再把時間往前推,人類最開始的計數方法有哪些?

一、結繩計數;二、書契計數;三就是算籌計數了,那現代呢?人們用數字來計數。】

【再者,不光是天公九曲通,九州通渠以及天下馳道的建設也曾有季圭出的一份力,建設過程中遇到大的數值的計算,都得季圭出手幫忙。】

【他未在朝為官,但他亦國為民出一份力。且季圭的出現,也大大的推動了我國數學史上的發展,所以傳世閣功臣行列,該當有他一席之位。】

那時的神昭大帝是不是就是從這方麵綜合考慮,才冊封的季圭呢?古古也不知道,他隻是一個講故事的人罷了。

【但曆史上的季圭,結局並不怎麼好。他一生無妻無子,孤獨終老,於昭元五十三年在京都過世,享年四十三歲,死前三年飽受病魔折磨,看史書上記載的‘上腹疼痛、惡心嘔吐、便血’等症狀,真的像極了患有胃癌。】

【主播覺得,這大概率與他長期飲食不規律有關係。相墨還活著時,曾在個人散記中記載季圭的一段話中有道:‘季士子癡研數算,常致廢寢忘食,數次餓暈在地,險被人及時發現,救之。’】

古古搖搖頭,暗想,這算不算搞科研和學術方麵的大佬都有的通病?

轉而,他端正神色,語氣鄭重,【季圭——傳世閣二十八功臣第二十二席,對應天上二十八星宿第二十二神官位,居南方朱雀井宿星,實至名歸!】

【而主播今天要講到的最後一位直播人物,同時也是二十八功臣中要講到的最後一位,他的故事說簡單也簡單,說不簡單也不簡單。】

【有很多人說,他其實並不配入傳世閣,他於國於民有什麼功?沒見到。】古古聲音平靜的說著。

【明明做的比他好的人大把,比他為國家和百姓做出的貢獻更大的人更有,為什麼最後偏偏是明心奪得了二十八神官中的最後一位?】

這個問題嘛,不論是千年前還是後世,一直有微詞,多是不忿。

古古在這一期直播開始前也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起初他的內心也有一定的猶疑,不明白蕭臨淵為什麼從那麼多人裡單單選擇了他?

可後來,當他重新翻開那本曆史書,他在書中看到的那句話,莫名就點醒了他,讓他心中生出一點感悟。

【‘用你的雙眼去親自看一看這人間,當你的雙腳踏遍大宸二十八個州後,希望你能給我一個答案。神當存否?’】

古古緩緩讀出這句話,而後他微笑著說道:【明心的存在,像是一個時代的證明,也是對當時大宸人文風俗的一個實錄。】

【閱儘人間二十八春,明心歸來不見神也。】!,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