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也不知道曆史上真正的周成豐是不是個驕奢淫逸之輩,因為史書上關於這人從前的記載幾乎沒有,想來西宇國還在的時候應該也是屬於個王室邊緣人物了。
但陳聞達這與眾不同的引導人心的做法?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從結果上來看,確實很有效果。】
【曆史上的宇州,後來再沒聽說有鬨著複國的。
就是在當時人心目中,周成豐的名聲估計不怎麼好。】
隻有周成豐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估計其他人在見識過陳聞達扮演的周成豐之後,終究還是怕了,怕扶起來個‘周成豐’似的昏君,到時候自己先倒黴。
再加上是個人都知道,如果坐在上麵的是個昏君,那國家大概又會離滅亡不遠了,所以他們辛辛苦苦再讓西宇複國有個什麼用呢,何苦來哉,反正過個幾年又該亡了。
光幕底下一眾人等哭笑不得,不知是該誇陳聞達聰明,還是該誇他邏輯鬼才。
反正他們是沒見過有哪個外交使是像陳聞達這樣的。
嗯,獨出心裁,獨樹一幟。
通過敗壞周成豐的名聲,頂著他的名頭作天作地不乾人事兒,充分讓人見識到再扶西宇王室上位複國的可怕,從而自己打消複國的念頭,怎麼不能說是聰明呢。
陳聞達聞言有淡淡的尷尬,但還是昂首挺胸的站直了,他才不心虛,他有啥心虛的。
說不定(劃掉)周成豐就是這樣的人,他才沒有刻意抹黑他,絕對沒有!
儘管他現在還沒有見過這人…
【包括曆史上,陳聞達的第二次自封諸侯也與這第一次有異曲同工之妙,並且這次他還拉了神昭大帝陪他一起演,也算是一回更比一回強了。】
【概因陳聞達這第二次要頂替的人物,乃是從前魯國的九王子,素有賢名在外。巧的是,陳聞達和這人長相上頗為相似,幾乎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按理說比上次扮演周成豐要容易,但敗壞這樣一個人的名聲來達到警醒周圍人的目的卻很難,恐怕陳聞達剛露出一點與人物性格不符的舉動來,就有被人識破身份的危機。
所以這次他改變了策略,想走和上次不一樣的路子。】
【昭元二十三年,他頂著魯國九王子——趙文和之名,於魯王宮舊址——自封魯王。
並且這次他的計劃,還有神昭大帝給他打配合,事後還頒了道聖旨承認了他魯王的地位。】
【接著,陳聞達就開始了他的計劃。他登上王位之後沒多久,就借故不忍看百姓再經受戰亂之苦,舉著為民著想的大義旗號想要歸順大宸。但是有人不聽,勸他已經自立為王,何不韜光養晦,以待來日一舉推翻大宸的統治。】
古古予以肯定,【嗯,這群人對趙文和是真的忠心了,給出的建議很好,奈何,他們麵對的是一個假的趙文和啊。】
古古心裡差點想笑暈過去,【十成忠心,可惜……終是錯付了,哈哈哈哈。】
【讓
陳聞達真當一輩子魯王那是當不了,萬萬不可能。所以在他當上魯王的一月後,他眼見著再不溜就要玩脫了,於是隻好來個金蟬脫殼,但他要是就這麼走了,那先前所做的努力不就白費了嗎?】
陳聞達是這樣甘心一通辛苦最後付諸東流的人嗎?
顯然不是。
【於是他在走之前,當著眾人麵前上演了一場以死,勸複國之人放下心中執念歸順大宸的大戲!
並且還因演的太好,讓趙文和徹底成為了留存在魯國舊人心底白月光一樣的存在。】
頗有種,我付出生命隻為你們能過安生日子,但是如果你們今後還想著複國造反的話,那完全就是在浪費我的生命啊!
古古光是腦補一下都想笑。
【神昭大帝為了給他的這出戲增添一份真實性,還在‘趙文和’死後,下旨悼念,並追封魯王為魯惠文王。】
【毫無疑問,蕭臨淵這麼做的目的,一是收買人心;二是彰顯大度,政治作秀而已,畢竟人都死了,封號好聽點兒算個啥?】
古古感慨,【咱們陛下這次也是純純被陳聞達這個老六給帶壞了,你們看看,這哪兒像咱們陛下的畫風啊?】
【嘖嘖……這君臣倆聯手上演的這出情感大戲,在當時不知騙了多少人的眼淚。】
要不是史書記錄下真實內容,那陳聞達老六的嘴臉指定要永遠隱藏於幕後了,古古都忍不住對那些被騙的人深表同情。
【據史書記載,當時魯王趙文和飲毒酒當眾身死於魯王宮時,那段時間魯國舊土上是哀聲一片,在他死之後,魯地再未出過叛亂。】
【而實質上呢,陳聞達早就溜之大吉了。】
【和不安分、一心想要複國的周成豐不一樣,真正的趙文和其實內心從未想過複國之事,隻想著讀書過自己清靜的小日子,但奈何九個死了八,隻剩他一個王室血脈,所以硬是被人簇擁著、架上那個領頭羊的位置。】
【當他看到來魯地巡視的陳聞達時,暗中找上對方,告知自己這邊有人想要複國的事。
陳聞達這才想出這麼個招兒,讓趙文和與他互換身份,魯地剩下的事就交由陳聞達解決,而真正的趙文和,就借由陳聞達的身份遠遁他州,之後再不見蹤跡。】
起先還不知道什麼叫老六的大宸眾人,此時也對這詞彙有了一定認知。
果然,那二十八人中多是奇葩,就沒幾個正常人。
【陳聞達常年在各州各地行走,普及大宸政策,忙得腳不沾地,後期卻是不怎麼去宇州和魯地,估計也是怕被人認出他這張臉來,從而識破他從前乾的好事。】
【但陳聞達兩次冒充人稱諸侯,俗話說的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一次宮宴上,一名來自魯地的官員在看見陳聞達這張臉後,就認出了他來,還問他是不是趙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