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8 章 反向引導,對比輸出(1 / 2)

【按古時周禮,大宸之前的王朝實行分封製,天下小國林立,諸侯王多不勝數。】

【憑什麼最後一統天下的是大宸呢?】古古語帶疑惑的拋出疑問,又認真說道,【這,大概就是當時戰敗國之人內心想說的話,他們覺得不公平。可是沒有辦法,他們的國家已經敗了。】

【且,神昭大帝當時一統語言和文字等詔令也讓那些戰敗國的人覺得不適,就像是習慣了待在某處環境的人,你把他拉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下,逼著他去學習新的語言文字、生活習慣,儘管這是為他好,但這也會在原來戰敗的基礎上更加加深了一些人的反感心理。】

【打下領地並不意味著就能統治這片領地上的人,隻有收服了人心,這片土地才算完完全全稱做大宸的領土。】

古古的話令不少人腦中一個激靈,深以為然,彆看古古不正經的時候每說一句話,都叫人氣的想打他。但這家夥,又總能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說出一些足夠叫人驚豔、發人深省的話來。

【但百姓其實大多時候並不在乎坐在皇位上的人是誰,因為那離他們的生活太過遙遠,他們的日常基本都是圍繞柴米油鹽、一日三餐,一年的收成如何、今年存下多少銀錢、家中子孫有沒有出息、他們有沒有機會改換門庭,關注一下朝庭政策,皇帝是誰,重要嗎?】

古古覺得,【不重要。】

【誰能給他們吃飽飯,過上好日子,他們就認誰當皇帝。】

【大宸在打下新的領土後,善待戰敗國的百姓,戰時不擾民眾,戰後積極安撫,待遇與大宸本國百姓無異。所以大多數人在自己的國家亡後也是繼續過著自己的日子,有人心生無奈但選擇認命,但有人卻不死心,選擇走上複國這一條道路。】

那段時期的史料記載並不多,因為鬨出的大的動靜不多,從側麵也反映了,當時的百姓並沒有多少人願意加入複國的隊伍中去。

【昭元十五年,那是陳聞達剛當上外典司副司使沒幾年的時候。

一次,他帶人途經宇州,也就是昔日戰敗國西宇的舊土上。

夜間,他們一行人在一家客棧中休息,陳聞達半夜睡不著出門去找人下棋,然後就看見客棧中有人偷偷溜出去,行跡可疑,他好奇就跟了上去。】

【一路跟著那人來到一處隱蔽的小院外時,陳聞達就見迎出門來的一夥人中,有個人赫然就是曾經的西宇王室子弟——周成豐。】

【陳聞達作為外交使,曾與之有過一麵之緣。見是他,心裡就更好奇了,也對這些人大半夜不睡聚在一處的事起了疑心,就偷偷跑去偷聽。】

【誰知,正好就叫他聽到這群人正在商議明天煽動百姓奪城的事,還說要複國。尤其是當聽說他們手下已經聚集起一批人手,就偽裝成山外的小股山匪隨時可以起事時。】

【陳聞達那是嚇了一跳,趕緊跑回去搖人!】

【然後這群人不等見到第二天的太陽,就被他連夜帶人秘密丟進了大牢。】主打

的就是一個快準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把這群人搞事的苗頭掐斷。

古古說到這樁大事兒時??[]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是半點不緊張,還有閒心調侃,【你就說這陳聞達的運氣強不強吧,隨便找個客棧住宿都能和反賊住一窩兒去。】

大宸眾官員並不想回答陳聞達的運氣強不強這個問題,隻想說一句:……這換成是他們,試問他們誰會大半夜不帶人就出門呀?

知道人行跡可疑,還玩跟蹤?

他們承認,是他們輸了,論不怕死,還是陳聞達你厲害。

【事情發展到這裡,按理說,下一步就該是陳聞達向上稟報此事,以防叛軍作亂。陳聞達派人這麼乾了,但他本人卻不走尋常路,知道城外的叛軍還沒來得及和周成豐會合,也未見過其真容時,他靈機一動,決定幫周成豐搞個大的!】

【於是第二天一早,所有人就發現陳聞達不見了蹤影,到處都找不到他。】

那陳聞達去哪兒了呢?

一見古古那熟悉又興奮的笑,光幕外的人心底就提高了警惕,做好心理準備,不管他們接下來聽到什麼離譜的事情,他們都要做到波瀾不驚。

已經有了這份意識是好,但哪怕是有心理準備的人,在聽到古古下麵的話時,也繃不住麵部的神經,嘴角微微抽搐。

古古神秘又愉悅的笑道:【當一個奸細的最高成就是什麼?】

【陳聞達告訴你,那就是混成敵對組織的頭子!】

【昭元十五年,太平山上,陳聞達頂著周成豐的名號首次給自己進行了冊封儀式,封西宇王。當然,這個不是蕭臨淵承認的哈,而是他帶領反叛軍自發進行的一次活動。】

【他當上那群複國叛軍的西宇王後,成日裡嘴上高喊複國,實則送自己手下去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