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 天子家事(1 / 2)

劉協最近心情頗佳,因為讓他切齒痛恨卻又無可奈何的曹操,終於是吃了個大大的虧。

其在宛城招降張繡,卻出了意外,被凶虎突襲,不僅親衛典韋死了,虎豹騎統領曹純死了,連兒子侄子都死了。

劉協聽到這個消息後,夜裡做夢都笑醒了好幾次。

但他高興沒多久,隨即卻發現了一個問題。

他手底下的公卿大臣,在私下議論此事的時候,尤其是對典韋之死,皆在言語之中,多少透露著些對凶虎的感激之情。

這也難怪,當初曹操突襲懷城,是帶著典韋來的,其間殺了數十大臣,其中一半都是典韋動的手,如今典韋身死,這些大臣的親朋好友,自然會感激袁熙給眾人報了仇。

另外一半,則幾乎都是丁衝殺的,這也是公卿大臣們切齒痛恨,欲除之而後快的人。

而丁衝此人,也在懷城的一次刺殺中殞命,雖然傳言是太平道的人動的手,但頭腦明白些的人稍微想想就知道,這次刺殺發生在袁術被滅,曹操被偷襲之前,十有八成是凶虎的手筆。

曹操在偷襲懷城,挾持天子的過程中,借機除掉了很多和自己做對的人,包括王子服等衣帶詔上的一乾人等,孔融,張邈兄弟,張楊等人,這些都是當世有名人物,親朋好友眾多,也是很多官員的舉主,而按照漢代的規矩,官員們是要為舉主報仇的。

但曹營勢大,官員們報仇就變成了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但袁熙卻是幫他們做到了,所以他們對於袁熙的趕緊之情,倒確實是發自肺腑的。

但這樣一來,劉協就顯得有些尷尬了,因為人就怕對比,兩相比較,自己一事無成,處處被曹操挾持,還要為其行為背書,反倒成了曹操的幫凶。

但凶虎卻成了當前唯一有力量和曹操對抗的人,其數次在和曹操的交鋒中,雖然也有吃虧的時候,但總體來說不落下風,如今更是力壓江東,和曹操的盟友袁譚開戰,讓公卿大臣們看到了一絲擺脫曹操控製的曙光。

對此要是劉協心裡很有些羨慕嫉妒,偏偏他現在處境尷尬,要兵沒兵,要人望沒人望,反而在曹操的控製下成了傀儡,僅剩的一點天子的威嚴如同不存在一樣。

天子之威,天下俯首,然而經曆了自何進身死,董卓亂政,李傕郭汜入京後,皇權仿佛已經成了個笑話。

劉協感到自己的天子之位,反而成了一個巨大的詛咒,肯定有人在背後覺得,自己是個被亂臣賊子扶植上位,根本沒有資格當天子的人吧?

他自己心裡很清楚,確實還有不少人心懷漢室,這也是將來自己有可能翻身的依仗,但其中卻有一個非常麻煩的巨大不同。

在有些人心中,不是在位的天子,就一定能代表漢室的。

就像袁紹當初想要扶持劉虞,劉焉想要自立為帝一樣,天下很多人對於劉協這個被董卓扶持上位的天子,心中頗有微詞,他們可能會尊奉漢室,但不一定會承認劉協!

這才是劉協最害怕的,因為天子的名號,也不是過加持在某個劉姓宗室身上的頭冠,但這個名號,卻是隨時都有可能戴在彆人身上的!

更可怕的是,相當一部分大臣,可能對於劉協的名分極為抵觸。

因為劉協最初的名分,是漢靈帝的遺命,換言之,劉協是漢靈帝指定的繼承人。

隻不過少帝劉辯是何皇後的嫡子,靈帝駕崩後,何皇後何進以及袁隗勾結起來,擠掉了劉協,扶植劉辯上位。

之所以袁隗為代表的世家大族如此選擇,自然有其立場考慮,但漢靈帝因黨錮之禍不得士族人心,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黃巾之亂中,很多證據都表明是對漢靈帝不滿的士族在背後支持策動,不然很難解釋黃巾之亂波及如此之廣,發動了這麼多人,漢廷還一無所知,要不是有人走漏消息,說不定真的有可能成功。

所以對於漢靈帝的欽定繼承人劉協,很多士族有天然的抵觸感,所以到了最後,支持劉協的反而是被士族主流圈子排斥的董卓呂布這些並涼武將。

劉協需要力量,並涼武將需要名分,兩者一拍即合,於是董卓入京清理士族,袁紹為代表的士族們紛紛逃離雒陽,割據一方自立,這便是劉協登基的前因後果。

袁氏這類士家大族天生就和劉協不對付,所以袁紹寧願扶植劉虞為帝,袁術自立,也不願意搭理有董卓支持的劉協政權。

外姓如此,劉姓宗室內部更是複雜,當初即使是劉備,也在袁術陣營內,而不是依附劉協,更不用說其他各懷心思的劉姓宗室了。

當時依附二袁的諸侯們,其實早已經和漢廷劃清了界限,包括數次被袁紹救回來的曹操,刺董本就原因及其複雜,其後來暗地轉過頭來和李傕郭汜交好,向劉協表忠,也不過是為了提前做好和袁紹翻臉的準備而已。

所以說當世的諸侯們,誰也不是什麼白蓮花,都有著基於自身立場和家族的考量,在這些人眼中,天子會這個名頭早已經失去了尊嚴,隻不過是可以隨意拿來利用的抹布而已。

劉協深知自己手裡的牌沒有幾張,而且都很爛,爛到了給自己拖後腿的地步,他現在唯一能有用的牌,便是天子名號了。

但劉協卻沒有放棄,因為一旦放棄,他存在的一切意義就已經沒了,所以他隻能咬著牙走下去。

如今他便是看到了荀彧的糾結,開始試圖交好荀彧,挖曹操的牆角,雖然希望渺茫,但不試一下,誰也不知道結果,萬一真成了呢?

兩人平淡地對答著,荀彧呈上曹操從東郡發來的表章,大部分都是給手下勢力表封,劉協拿過來略略一看,也不說什麼,便在上麵蓋上的鮮紅的印章。

荀彧看著劉協一幅幅翻動表章,微微低頭,也不知道在想什麼,直到最後一塊印章落下抬起,才俯身拜道:“臣代主公,深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