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謀劃天下(1 / 2)

建安二年注定是個戰亂不息的年景,雖然建安元年也不太平就是了。

劉協本人也沒有想到自己改號的初衷事與願違,他更不會想到,開頭的兩年,其實已經算是不錯了,在今後的日子裡會充滿著更多的殺戮和動蕩,再和建安二字無緣。

曹操帶著新招募的五萬兵馬,從陳國南下,準備和袁術軍拚死一搏,雖然他的軍糧已經捉襟見肘,但這個時候反而好募兵了,很短時間之內,他便在兗州招到了為數不少得兵員。

因為大部分人家裡已經沒糧了。

不當兵,說不定當晚就餓死,當兵說不定還能多活幾天。

於是兗州豫州的無數青壯,為了一口飯拋妻棄子,毅然加入了曹軍,至於家人,他們已經顧不得了。

要說妻兒麵前有猛虎來襲,有些人還能鼓起勇氣拚死一搏,但是若是缺糧挨餓,那就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畢竟糧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於是大難臨頭,隻能各自尋找出路。

曹操望著道路兩旁倒斃的百姓,其中多是老幼婦孺,長歎道:“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程昱出聲道:“為了平定天下,這些都是值得的。”

說完他咳嗽了幾聲,牽動了身上的傷勢,疼通之下,反而咳的更厲害了。

程昱臉上多了一絲陰霾,那凶虎竟然如此無恥,對著自己這個謀士射箭!

曹操出聲道:“仲德,你傷勢未愈,本可以不來的。”

程昱強笑道:“此戰極為關鍵,昱當為明公儘犬馬之力。”

曹操望著前不見對頭,後不見隊尾,源源不絕的兵士,出聲道:“難啊。”

“未開戰前,我也沒想到局勢會惡化如此。”

“兵雖多,但糧食……”

程昱知道曹操話中的意思,說道:“某有一計。”

他附到曹操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曹操先是點了點頭,隨即又搖了搖頭。

最後他還是重重的點了點頭。

隨軍的荀彧看到程昱說話,知道其又在出壞主意了。

他發現自己和曹營的謀士們格格不入,程昱如此,陳群如此,連荀攸也在和自己若有若無保持著距離。

他因為先前曹操在天子身邊安插人手做局的事情,頗有微詞,後來和曹操一眾謀士當麵吵了幾次後,關於劉協身邊的事情,曹操便不在荀彧麵前談了。

荀彧心情有些差,難道漢室和明公之間,沒有回旋的餘地嗎?

這時曹操揮手,將荀攸叫了過去,說道:“公達,咱們帶兵和子孝妙才三路合兵,加起來也有近十萬之眾了。”

“但如果進入汝南和袁術軍接戰,便會碰到同樣南下的袁譚,你有什麼想法?”

荀攸沉思半晌,“袁潭此人凶厲,此戰以攻滅袁術為要,橫生枝節殊為不智。”

“可遣人和袁譚和談,許諾些條件,邀其共破壽春,方是穩妥之計。”

曹操反問道:“哦?公達以為,我憑借這十萬大軍,不能在擊退袁譚的同時,搶先攻入壽春嗎?”

荀攸苦笑道:“明公帶兵之才,冠絕宇內,可以說此時天下,能將這麼多兵馬發揮出實力的,明公當獨占鼇頭。”

“但人數越多越難調動,昔日高祖五十萬大軍,卻被項羽三萬人擊敗,便是人越多戰力反而降低的明證。”

“其五十萬人多為民夫,良莠不齊,根本發揮不出十之一二的力量,就被項羽精兵打散,自相踐踏,甚至是成了己方的拖累。”

“高祖非不知兵,但五十萬人遠遠超出了其帶兵的極限,導致其根本無法指揮調動,故遭此敗,從此之後高祖就痛定思痛,再也不用兵力數目取勝了。”

曹操聽了,反問道:“公達以為,高祖能帶多少兵?”

荀攸答道:“七八萬已經是極限了。”

曹操聽了,又問:“公達以為,我能帶多少兵?”

荀攸沉思一會,“明公帶兵,十萬足矣。”

曹操聽了,大笑道:“難道公達以為,我比高祖還厲害?”

荀攸說道:“明公自撰兵書,確實比高祖強上三分。”

曹操哈哈大笑,“那公達以為,那其他人呢?”

荀攸答道:“二袁皆在五六萬之數,孫伯符三萬,但前者卻打不過後者爾。”

“劉豫州兩萬,袁譚袁尚兩萬,溫侯一萬,餘下皆不足道也。”

曹操目光一閃:“公達還忘了一個人吧?”

荀攸聽了,苦笑道:“攸當然知道,明公最在意的是那凶虎。”

“但凶虎此人,攸實在無法看透啊。”

“其人背靠幽徐二州,發展商業航運,據說囤積了不少糧食財貨。”

“若是其全力征兵,也能湊出至少四五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