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1 / 2)

袁熙走進營帳,發現除了沮授許攸寥寥幾人,大部分將領謀士已經不在了。

袁熙猜測鄴城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袁紹應是荀諶郭圖等人派回鄴城,協助袁尚去了。

他施禮道:“拜見主公。”

袁紹眉毛微微一動,出聲道:“可有事情?”

袁熙出聲道:“熙此次來,是想問主公,關於劉和及公孫瓚家眷,如何安置?”

袁紹聽了,說道:“這件事情你就不必插手了,我自有安排。”

袁熙微微抬頭,沉聲道:“當日我去勸降公孫瓚時,許諾會給他們一個交代。”

沮授見袁紹麵露不快之色,開口道:“二公子這次,可是給主公出了個難題。”

“公孫瓚家眷且不說,劉和可此人,頗為麻煩啊。”

“若將其留在鄴城,天下必將非議主公。”

“若讓其回到幽州,無異於放虎歸山,二公子將來在幽州,也施展不開手腳。”

袁紹聽了,微微點頭。

許攸聽了,也開口道:“如今最好的將劉和殺了,一了百了。”

袁熙聽了,斷然道:“恕我直言,劉和不能殺,不然幽州必亂。”

“不僅不能殺,幽州還需要借助其影響,平定其他郡的烏桓鮮卑勢力。”

許攸聽了,失笑道:“烏桓鮮卑,皆是土雞瓦狗,這幾百年來,何曾有過威脅?”

“如今我袁氏勢大,還能怕區區外族?”

袁熙說道:“關於這點,我看法和先生有些不同。”

“如今我隻占據涿郡小半,遼東樂浪諸郡被公孫度家族占據,就不說了。”

“剩下的代郡,上古,廣陽,漁陽,右北平,遼西等郡,哪個不是有大批烏桓鮮卑居民,多者甚至近半。”

“這些人在幽州定居了幾百年,很多早已經心屬漢室,要說其是外族,隻怕也不太準確吧?”

許攸尷尬地笑了笑:“嗬嗬,公子這番言論,倒是有些奇特。”

“漢置幽州,本就是為了安置關內外族,不讓其為禍,並和關外的外族互相製約。”

袁熙說道:“那請教先生,如今我袁氏要掌幽州,如何對待這些外族?”

許攸聽出了袁熙話語中的嘲諷,皮笑肉不笑道:“這些主公自有決斷,何須老夫多言?”

袁紹出聲道:“好了,這些事情多說無宜。”

他轉向袁熙,“若是劉和回到幽州和我袁氏為敵,該當如何?”

袁熙心道袁紹果然一句話就點到了要害,這時候他也沒有彆的辦法,當下說道:“我擔保劉和決不會和袁氏作對。”

“否則我願受軍法處置。”

許攸說道:“空口無憑,且公子是主公子嗣,主公乃是仁義之人,豈能忍心責罰?”

袁熙心一橫,說道:“我願放棄此次易京之戰所有軍功,以擔保劉和及公孫瓚家眷性命。”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微微動容。

要知道,袁熙此次易京之戰居功至偉,無論是平定兗州徐州局勢,創造攻打易京的契機,還是擊潰黑山軍援軍,之後誘使公孫瓚出城,借機打破城門,皆都出自袁熙之手。

從開始籌劃到攻破易京,袁熙的功勞加起來極大,妥妥的首功,可以明正言順地得到幽州之主的位置,就像袁譚打下並掌管青州一樣。

而如今袁熙竟甘心放棄這些功勞?

袁紹緊緊盯著袁熙,袁熙低著頭,兩人目光卻未曾交會。

袁紹沉聲道:“可有理由?”

袁熙抬頭看了看四周,袁紹會意,出聲道:“你陪我出去走走。”

兩人一前一後,走出了營寨,護衛們都在後麵遠遠跟著。

時節臨近深秋,此時天剛剛亮,遍地青草上掛滿了露珠,霧氣很重,袁紹吸了幾口寒氣,頗覺胸口不適,咳嗽了幾聲。

袁熙見狀就要脫下身後披風,袁紹見狀,擺擺手道:“不妨事,阿父還不至於這麼軟弱。”

袁熙說道:“還望阿父保重身體。”

袁紹聞言,停住腳步,“隻怕這稱呼,我聽不到幾次了吧?”

袁熙心道袁紹果然猜到了,也是,自己和袁譚做的這麼明顯,怎麼可能瞞得住袁紹。

他心情很是複雜,說道:“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阿父都永遠是阿父。”

袁紹失笑道:“隻怕到那時候,你敢喊,我也不能應。”

袁熙聽了,一會說不出話來。

袁紹話鋒一轉:“伱真的那麼想過繼?”

袁熙低聲道:“阿父應該明白,就憑我的身份,注定無法做出什麼大事。”

袁紹步子慢了些,“我從未把你當做庶子。”

“一州之地,也滿足不了你?”

袁熙也放慢腳步:“阿父的苦心我明白,就像當年司空對阿父一樣。”

這指的是袁紹生父袁逄,曆任太仆卿、司空、執金吾,正是他把袁紹過繼給袁成這一支,袁紹才有了起事的資本,不然永遠隻能像家奴一樣被袁術壓著。

袁紹停住腳步,“你覺得三弟會對你不利?”

袁熙輕聲道:“熙並無害人之心,天地可鑒。”

袁紹頓了一下,重新邁開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