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預言中了(1 / 2)

袁熙往馬車板壁上一靠,四肢放鬆下來。

吳昭見了,靠了上來,兩手按在袁熙太陽穴上,輕輕揉壓了起來。

袁熙感覺吳昭的柔軟在自己肩膀上抖動,不由有些心猿意馬,連忙定下心神,說道:“在北新城的時候時動手,回到鄴城便成了動嘴皮子了。”

吳昭笑道:“戰場打仗,站前用謀,動嘴也是打仗。”

袁熙神了個懶腰:“這打仗次數,也太多了點,真不如在幽州種田的日子。”

吳昭歎道:“可是不打仗,也不能安心種田啊。”

袁熙深有感觸:“這倒是,隻會屯糧,彆人便會屯兵,結果還是一無所獲。”

“到最後,還是戰場上說了算。”

吳昭輕聲道:“我相信公子,比其他人更有資格結束亂世。”

“亂世之後呢?”袁熙突然反問道:“再出現一個漢靈帝怎麼辦?”

吳昭怔了怔,“那……”

袁熙歎道:“生孩子就像開盲盒,誰也不知道父親死後,他會變成什麼樣子。”

“皇帝也是如此。”

吳昭好奇道:“什麼是盲盒?”

袁熙方才醒悟,解釋道:“類似於…..”

“賭博?”

“你永遠不知道碗下麵的骰子,是一點還是六點。”

吳昭噗嗤一笑:“你這麼一說,我倒能理解了。”

“如你所說,君就是君,臣就是臣,運氣不好遇到昏君,天下受其害。”

袁熙搖搖頭:“哪有萬世王朝,連漢武帝都說過代漢者當塗高,顯然他比後世子孫看得明白。”

吳昭聽了笑道:“就是這句讖語,讓三公子處心積慮要對付伱呢。”

袁熙想歎道:“這鄴城真是壓抑,還是北新城的人親切,我有點想回去了。”

我也是。

吳昭心想。

因為那是我們相遇的地方。

她有些羨慕甄宓,將來能光明正大地和與袁熙站在一起,而自己隻能躲在暗處。

不過現在這樣就挺好,真要恢複身份,衛家會把自己帶回去吧。

吳昭不想這樣,親近的人都死去了,在乎自己的,可能世上就隻有袁熙一個人了。

將來不管他有多少姬妾,有多少人喜歡他,自己都不在乎。

自己隻要在他身邊就夠了。

兩人回到了袁府,卻見府門內外,不時有官吏衛兵進進出出,顯然是有什麼事情發生。

袁熙帶著吳昭進了府,卻見袁紹正帶著幾位謀士匆匆往外走。

袁紹見到袁熙,臉上露出一絲奇異的神色,說道:“顯弈,又讓你說中了。”

“司隸發生大蝗災,來勢甚快,已經進入冀州和兗州。”

“我前些日子,已經催各郡縣提早收割秋糧,有些地方士族陽奉陰違,到頭來吃虧的是他們。”

“不過這次,你又立功了,有空我要見見你背後那位異人。”

“你現在跟我走。”

袁熙一聽,跟吳昭交代幾句,便跟著袁紹袁尚出門去了。

袁尚跟在袁紹背後,咬牙切齒,袁熙背後還真的有高人!

袁熙裝作沒看到,自己這三弟鑽牛角尖,自己又暫時奈何不了他,就當被狗瞪了。

袁紹帶著袁熙袁尚,召集各方官員謀士,同時安排兵士傳令,去冀州各地報急,著令立刻搶收麥子。

幾天之內,蝗災就席卷了冀州兗州全境,並衝入了青州和徐州,所到之處,寸早不生,莊稼顆粒無收。

袁熙整理著各地傳來的災報,心下有些不是滋味,蝗災果然發生了,這下子隻怕有很多人流離失所,艱難過冬了。

至於什麼不提前告知天下蝗災啥的,這種無聊的負罪感他是沒有的。

他不欠天下的,他隻能做當前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算算這樣的話,呂布張邈應該會起事了,徐州能少死十數萬百姓,已經是袁熙所能做到的極限了。

他將竹筒分類整理好,請教了在旁的田豐幾個問題,隨即坐了下來,拿出毛筆,開始在上麵記錄蝗災的應對事宜。

袁紹發動救災,固然是為了防止冀州不穩,也是為了收買民心,畢竟糧食收不上來,後麵會產生很多大麻煩。

袁熙提筆一條條寫著各方錢糧統籌事務,感覺越發熟練了。

這幾天裡,他跟著袁紹的謀士掾屬處理蝗災事宜,學到了很多北新城接觸不到的東西。

官僚係統的運作,上下各方如何執行,各個官職的作用,謀士的建言獻策,如何分辨是否可以采納,這都是袁熙之前未曾學過的。

眼下他已經知曉了郡縣的運作規則,將來即使是成為一地之主,也能夠勉強勝任了。

袁熙明白,這是袁紹在有意培養自己了。

這是袁熙自己努力爭取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