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且看!這是大夏都城,四麵皆是平原,北齊無論是從何處進攻,都可以很輕鬆的打下都城。”
“二十多年前,北齊不是沒有機會攻下大夏都城!而是不敢?”
“笑話,北齊為何不敢?”
秦雲道:“我翻閱案牘室中的卷宗,當年先帝早已做好了遷都向南的準備。北齊,若是打下這都城,所能得到的無非是大夏三分之一的土地。”
“但你們注意,這片土地山多地少,而北齊人又多以放牧為主,他們的主要軍事力量也是騎兵。當初,北齊軍隊長驅而入,也是因此得利,他們以高機動性,繞過了北境劍門關。”
“但彼時,大夏在劍門關還有三十萬駐軍,哪怕父皇臨時抽調了二十萬回京,也有十萬大軍。”
“而北齊呢?他們隻有不到二十萬兵馬!他們行軍快,無非是沒有輜重煩擾,一路上,他們燒殺搶掠,這才維持了軍隊的消耗。”
“一旦我們采取堅壁清野的戰術,固守沿途城池,北齊打不下城來,他們的士兵就會因為缺少糧食而餓肚子,他們的戰馬就會又會缺少糧草而失去戰力。”
“我等大可派遣小部分軍隊,日夜襲擾,又固守各大關隘,北齊便會不戰而逃!”
“父皇當初回兵,固然迎頭痛擊了北齊,使其退兵,但事實上,不回來他們也會退,甚至有可能全軍葬送在大夏國境之內。”
“失去了這二十萬大軍,北齊又該如何防備草原部落?”
“我記得,當年雖然北齊退了,但大夏卻無一人分析出此局,反而擔憂對方卷土從來,眼巴巴地送去資糧,讓北齊二十萬大軍安然退至關外!”
“諸位,這場仗,你們覺得是贏了還是輸了?”
……
呼~~
經過秦雲對著地圖一通分析,在場的許多經曆過那一戰的老人們也咱思考秦雲所言的對錯。
北齊真的會不戰而退嗎?
秦贏沉聲道:“就算你說的是對的,那你該如何求和?”
秦雲笑道:“和,非求來的!而是打來的。”
“父皇,且看此狼牙關,北齊人便是攻破此關卡入了中原,父皇當時其實根本不用管北齊大軍,直接帶人將此關打下來,北齊定會自動上來求和,到時候恐怕不是我大夏向北齊進攻糧草,而是北齊年年向我大夏進攻牛羊了。”
“諸位,此戰北齊是在賭,賭我大夏不敢禦敵!很顯然,他們當年賭對了。”
秦贏皺著眉頭。
“不錯!朕沒想到,滿朝文武,諸多皇子中,你最先說出了這番話來!”
“事實上,當年也曾上書建議拿下狼牙關,但你皇爺爺連下九道急詔書,朕不得不不來京城!”
秦雲心中暗自誹謗,真的是這樣的嗎?
事實上,從案牘室中的卷宗來看,當年北齊入中原屬實太過容易,而當初這位便宜老爹可是正兒八經的鎮北王。
秦雲笑了笑,卻是不再深究。
“那確實是兒臣不知了!”
“不過,還有第四步?”
此言一出,眾人一頓,還有第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