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刮目相看(1 / 2)

秦贏臉色舒緩道:“那你說說,第四步為何?”

秦雲道:“第四步,在於民!”

此言一出,眾人一頓,怎麼又繞回去了?

“何解?”

秦雲深吸一口氣說道:“北齊三十稅一,大夏十五稅一,爾等若是普通百姓會如何選擇?”

“我記得,曾有邊將說過,邊州子民有的還會強行渡關北去討生活,這其實是一個很嚴重的事情。”

大皇子秦天冷哼一聲:“賦稅乃是我大夏根基!北齊三十稅一,那是因為他們多是遊牧為主,平時根本無需養著偌大的軍隊,而我大夏除了要防備北齊,還得防備東郡夷人,以及西域諸國。”

“沒有這些稅收,如何養軍隊?”

秦雲道:“這就是我說的在於民!當初北齊入關,一路南下,普通百姓其實根本沒有多少抵抗,畢竟他們也沒有多少錢財能被人掠奪。”

“反倒是那些高門大戶,平日裡積累了不知多少糧草,寧可爛在倉裡,讓沿途百姓餓死,也不願意開倉予民!”

“而北齊又出了高人指點,對方非但不擾民,反而會分出糧食裹挾流民,那些流民為了一口吃的,甚至情願為其馬前卒,衝鋒陷陣!”

此時一名儒官開口道:“這就是你所謂的百姓!這些百姓不知國恩,毫無氣節,給他們再多糧食也會反咬一口,自古施恩者,莫不受反噬!”

秦雲搖了搖頭:“家國認同,不在於大儒先賢怎麼寫,對於老百姓來說,他們在乎的是誰讓他們吃飽飯。”

“北齊早已不是爾等口中的蠻夷,他們說中原話,穿中原的衣服,甚至學著中原祭拜先賢,北齊也有儒生,可他們的儒生行走在田野中,教化育民。”

那儒官一甩衣袖:“混賬,士大夫不與屁民同糜,這些人玷汙了儒之精神!你分明是在貶低我大夏儒林。”

秦雲懶得與他爭辯。

他接著說道:“今日,本王所講不涉及具體儒道之爭,隻說方法!”

“北齊通過一係列變法,國力蒸蒸日上,又四處收攏人心,二十多年前那一仗,其實敗得不冤。”

秦贏道:“你的方法是什麼?”

秦雲:“此法名為屯田製。朝廷出錢購買高門大戶的土地,然後將這些土地租賃給百姓,百姓種地隻交少量稅收,耕滿三代此地便無償送給百姓,但不得私人買賣,隻允許賣給朝廷。”

“這些人,農閒時參加軍事訓練,戰時化為農兵!”

“如此以來,整個北部防線,隻用保留少數全職軍隊警戒敵人。而百姓種瓜得瓜,不受雜稅之苦,又因是自己的土地,必將奮力守土。到時候,大夏每年非但不必向北境投入海量的銀子,以購軍資,反而還能從中抽取不少稅錢以補朝廷虧空。”

“屯田製?”

此言一出,眾人豁然開朗,甚至連一向唱反調的大皇子和四皇子,此刻也識趣兒的閉上了嘴巴。

雖然,秦雲所言很是理想化,但要是真的推行開來,北境之憂,將會旦夕間化解。

若真是如此,當年秦贏也不必讓人挪用護堤之銀錢了。

秦贏看向秦雲,卻覺得這九子越看越順眼。

“不錯,你這四步,無論從哪方麵來說,都是上佳之策!隻可惜,你少生了二十年。”

“秦雲,關於屯田製,你寫個折子上來,務必寫清楚其中的細節,朕要好好研究一下,若是此製能推行邊州,你秦雲當受一等天功!”

秦雲拱了拱手:“謝父皇!”

秦贏哈哈大笑:“倒也不必謝朕,爾等皆是大夏之臣,若有利於大夏之策,朕自會不吝賞賜!”

秦雲拱了拱手:“父皇,不知兒臣這四步可否說服父皇,以及諸位大人。”元寶小說

此言一出,眾人這才想起來,秦雲之前說要是他的計策比秦贏的更好,那當今可是要答應他一個條件的。

君無戲言,更何況是當著眾臣的麵!

秦贏眼中閃過一道精光,大皇子,二皇子,四皇子此刻卻恨得牙癢癢。

“說吧,你有何條件?”

秦雲退後一步,十分正式的拜了拜。

“兒臣懇請父皇,立下英傑紀念碑,此碑鐫刻當年落川百姓亡魂之名,鐫刻當年北齊之亂無辜百姓之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