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1 / 2)

京城沈家

沈閣老一路風塵早已歇下, 沈太太這邊卻同媳婦李氏說起女兒的婚事, 又笑道:“你辦事我是沒有不放心的。隻是人家公門侯府終是與咱們不同些,可不能讓人家看了笑話。”

“賈家國公門第, 咱們沈家也很是不差。”李氏出自山東書香世家, 見過了孔家, 對賈家並不妥協, 卻也沒同旁人似地一味看低賈家。隻一心勸道:“前些日子我家兄弟也打聽了一番,說是賈家公子為人很是不錯, 至今也無妾室,想來不同於其他,倒是個良配。”

媳婦自來端莊, 辦事也利落。沈太太見她熱心,肩上的擔子倒鬆了些,“他們家人口倒不多, 隻是不曾同賈夫人相處,也不知是個怎樣的脾性。”

“太太放心,恰巧族妹和寧國府訂了親, 待過兩日兒媳去打聽打聽便是。”李氏作為長媳, 且又未出男丁, 自是下了一番力氣討好,生怕婆婆不滿苛責。

“也罷了。”沈太太這才滿意的點頭, 同又憐惜道:“這幾日你也累了,快些回去歇著罷。”

等著李氏退下,沈太太揉揉額頭, 往簾子後頭瞟了一眼道:“快些出來罷,躲在後頭像什麼話。你這樣若是讓你嫂子知道,隻怕要傷心了。”

隻見那姑娘,削肩細腰,鵝蛋臉盤,身穿著蜜合色緙絲夾襖,下身一套蔥黃十二馬麵裙隨著碎步搖曳生姿。她上前微微挺直腰身,頭上累絲點翠蝶戲簪跟著顫了一顫,微啟薄唇嗔道:“母親才舍不得說我,大嫂怎麼會知道。”

“你喲,我真是生了個小魔星。”沈太太拉她在身旁坐下,戳著她額頭道:“這會你總算滿意了。”

“母親說什麼呢。”沈暳低著頭,雙手攪著帕子,眼珠子四處亂轉。

見她一副小女兒姿態,沈太太也不忍心責怪,卻正色道:“如今你也快定親了,以後可不能再這樣。大家媳婦,自該體態端莊,做事得體,方才受人尊敬。”

“母親,女兒不想嫁。”誰知道那是個什麼樣的,沈暳有幾分茫然。

“你這是傻話了,”沈太太半抱著女兒,握著她的手道:“女兒終歸該嫁人的。我曾遣人去打聽過了,那賈家公子是個好的,出生高門,遇拜名師,年少舉人功名,在京裡也不比那幾家遜色,打整個大靖朝來都難找。說來還是虧了老太爺,否則隻怕還輪不上咱們家。”

“外頭瞧著風光,誰知內裡如何。”

沈太太這才發覺女兒的心態不對,想到跟前兩家就要相看,她不得不說重一些,“你這話沒錯,可也以偏概全。我曾瞧過那孩子,斷是不會錯的。這幾日你好好養著,莫要胡思亂想,你是我嫡親女兒,母親還會騙你不曾。”見她還要頂嘴,沈太太臉一拉,“好了,早些歇著罷。”

沈暳不敢忤逆母親,咬著嘴唇不甘退下。

“太太何必憂心,想是小姐不舍,故此才這般,想明白就好了。”沈太太身邊的崔嬤嬤勸解道。

自己的女兒自己還不知道。隻怕是老爺的做派嚇壞了孩子,就連成親都怕了。沈太太不敢將老爺的麵子剝開給女兒看,也舍不得讓其知曉這些後宅陰私,可如今想來,隻怕不說也不行了。她用簪子挑了一絲清涼碧玉膏抹在額頭,“怕是不能再縱著她了,往後該學的也要學起來,莫要等吃了虧,再來怨我這個做母親的。”

“小姐聰明伶俐,走出去誰又不讚一聲有福,往後日子隻會越過越好呢。”崔嬤嬤連連道福,從丫鬟手裡接過帕子遞上前,又道:“小姐這般模樣,又有誰舍得打罵一句,隻怕到了婆家,也疼的跟親生女兒差不離才是。”

她是命好,遇到了個好婆婆,又有老太爺壓著,否則依照老爺的性子,這府裡早就沒了容身之地,呈論還能護住一雙兒女成人。幾十年靠不上的夫君,沈太太也看明白了,早就歇了閨中的浪漫。

崔嬤嬤的好意她懂,卻也隻能寬心,該做的也該備起來了,“我知你忠心,終歸出嫁女兒和在家中不同,嬤嬤還要幫我才是。”

“奴是什麼牌麵的人,您能用到奴,是奴的福氣。”崔嬤嬤陪著沈太太從少女到婦人,自有她的忠心得用。

沈太太攙起她,讓她往杌子上坐,又招來兩個貼身仆婦,如此商量了一番,這才堪堪歇下。

...

爺子兩對、海味八式、四京果八袋、生果八袋、四色糖八箱、油麻茶禮兩擔、香炮鐲金各雙箱、鬥二米若乾。

月初寧府已將納彩、問名、納吉過了道。今日預備過大聘,吉時未到,還在過最後查驗。大管事唱名,賈赦過數。每過一目,大手一揮可便裝台往門口挑。按規矩挑夫小廝不能斷,一台台聘禮連著出大門往女方家送去。

不多時,前院放了鞭炮,這就開始了。賈敬騎著高頭大馬在前頭領路,一路敲敲打打,往女方家去,後頭綴著一串抬喜人。

寧府幾代也算經營得當,又是嫡長子的婚事,聘禮自然有多無少。抬喜人有兩府小廝也有官府牙行挑夫,但架不住財帛動人心,萬有差池損失錢財事小,不吉才是大大的晦氣。因此每十人必有一名管事遠遠隨著,旁邊還有下人挑台跟著,以備不時之需。等著府裡全部過數,賈赦便要上馬在最後頭跟著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