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母子(1 / 2)

日月同輝 鄉村原野 4159 字 2024-03-09

第一代玄武王的父輩共兄弟兩個,合計有六子。其中:玄武王張乾乃長兄,攜滅國之功封王,乃長房嫡支,爵位傳至張伯遠。幾百年來,六房族人不知多少。

玄武王族長房一直興盛,其他各房多依附於長房。而曆代玄武王都十分重視管理族人,不論哪一房子孫,但凡有些資質,都會被送來京城,在玄武王府受教導和培養。長大後,一是通過科舉入仕;二是進入軍中,在玄武王麾下效力;最不濟,也會在王府做管事。

現有三房的張伯昌,是張伯遠的祖父告老還鄉,在祖籍定居時,見其聰慧靈秀,親自賜名,後來又送到京城王府,與張伯遠等兄弟一塊讀書習武。

張伯昌少年時,便跟著老玄武王鎮守西北、征戰沙場,立下許多功勞。其長子出世時,沿襲族中“謹”字輩給兒子取名“謹言”,卻被告知:謹言已經預留給世子了,另外挑其他字吧。無奈,張伯昌隻能為兒子取名張謹睿。

張謹睿長大後,每談及此事,都很不忿,說世子繼承爵位就罷了,名兒也要預留?有本事將來建功立業,否則名兒叫得再吉祥,又有何用?!

因此緣故,張伯昌父子對嫡支頗有嫌隙。七年前,張伯遠轉去北疆時,撇下張伯昌,令他回京。之前,張伯昌本在虎禁衛任職,因張伯遠之故,被罷官在家。

半月前,嘉興帝傳密旨給張伯昌,許他隻要除了張家嫡支,就將玄武王的爵位傳給他。

張伯昌本還猶豫、不忍,其子張謹睿卻喜不自勝,慫恿他接了密旨,在玄武王府內鬨將起來。

簡繁至此,徹底放心。

他道:“微臣還有一事。”

嘉興帝見他所提,處處皆是為國為君,且與自己意見相合,龍心大悅道:“愛卿快奏來。”

簡繁瞥了呂暢一眼,如果可能,他也希望如謝耀輝所言,殺了呂暢平民憤,然謝耀輝失敗了,他便不能再提,須得另辟蹊徑,縱不能殺了呂暢,也要壓製。

因道:“臣聽聞太後要殺呂暢,被皇上困在慈寧宮?”

嘉興帝笑容一僵,這話題可不大合他心意了。他淡淡道:“愛卿想要說什麼?直言便是。”

簡繁正色道:“太後從不乾政,先帝時如此,皇上登基後也是如此。太後前日動怒,乃是為國為君;皇上乃太後親子,縱天下人都背棄皇上,太後不會!皇上與太後意見相左,也不能為了外人、為了臣子而幽禁太後。天下人會以為,皇上一意孤行、眾叛親離!”言下之意,嘉興帝為了呂暢而幽禁太後,乃大不孝之舉;呂暢讒言惑上,導致太後和皇上母子不合,乃大不忠,罪該萬死!

他要請出太後,壓製呂暢!

他的話得到尹恒竭力附和。

呂暢一聽便明白簡繁的算計,可是他彆無退路,不然還能反駁,讓皇上永遠關著太後?他便跪下請罪,說這都是他的罪過,他願去慈寧宮請罪。

簡繁瞅了他一眼,板臉正色道:“呂翰林果然這麼想,乃我大靖之幸,皇上之幸!”

尹恒皮笑肉不笑道:“翰林早該去給太後請罪的。現在悔悟,猶未晚也。知錯就好!”

呂暢:“……”

這簡繁比謝耀輝狡詐!

嘉興帝何嘗不知太後為他好,隻是太後覺得他被呂暢迷惑,他也覺得太後被梁心銘蠱惑,母子這才反目;如今聽簡繁說來,也覺不妥,是該請出太後。

他便道:“也好,諸位愛卿隨朕一起去瞧太後吧。”

他怕獨自去了慈寧宮,太後又把他劈頭蓋臉一頓罵,又或者非要殺呂暢不可;大家一起去了,太後也不好當著臣子的麵和他鬨,再者,簡繁如此會說話,也能勸勸太後。

簡繁道:“微臣正要拜見太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