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淵死後,謝耀輝被擢升為右相,正值多事之秋,他每日都夙興夜寐,如履薄冰。
廣惠被殺,他立即警覺,不等他詢問內情,便被宣進宮;他前腳進宮,這邊龍禁衛便圍住了忠義公府。
王亨、梁心銘以身殉國!
此事在京城掀起軒然大波。
接著,才是忠義公府被抄。
謝耀輝聽聞王亨和梁心銘殉國,悲慟之餘,嗅到一股不尋常的味道,竭力阻諫嘉興帝降罪忠義公府。
呂暢道:“王相和梁大人何等身份,竟雙雙赴難,便是皇上不降罪,也總要給王家一個交代。難道就算了?忠義公身為西北統帥,見死不救,難逃其責!”
嘉興帝也喝道:“正是!”
他們隱去了樊綱一節。
謝耀輝深知忠義公府與王家乃是世交,方磐和王亨夫婦也是至交,不肯相信方磐會見死不救,因道:“若是王相和梁大人在世,也會先查明真相才降罪,絕不會草率定罪。微臣願請纓去西北,調查此事。”
他原就是刑部尚書,且極擅刑名偵查。這方麵,朝中除了王亨和梁心銘,就數他能了。
呂暢道:“忠義公坐鎮西北玄武關,幾十萬將士皆受他節製,謝相去了怕也難查清楚。還是押回京審問的好。”
嘉興帝也執意不聽。
朝臣們都爭執不休。
呂暢就怕嘉興帝頂不住壓力退縮,要逼他決斷,早傳信給心腹,令其在市井間散播梁心銘與先帝私會慈安寺、王亨不能生育、王壑兄弟乃先帝血脈等**。
他早就編纂私印了梁心銘和先帝的風流野史,等梁心銘一離京,這些書便流入市井,先是在小範圍內秘密傳抄,眼下被人蓄意引導,便轟然傳播開來。
國子監綠樹參天、古雅清幽。
傍晚,集賢門內走出一群學生,打頭的少年是王壑的弟弟——王均,今年十四歲。明日休沐,他心情極好,大說大笑的,邀同窗明日去鬆山賞菊。
同窗謝箴撇嘴道:“誰都像你,月考得了夫子誇讚,當然輕鬆,我們還要溫書呢。”
王均笑道:“誰信你!”
忽然旁邊插入一個揶揄的聲音:“溫書?溫的是梁大人的風流外傳吧?謝子規你不如讓王平看看。”
王均,表字平。
謝箴,表字子規。
王均笑容一收,“你說什麼?”
謝箴也變臉,“住口!”
說話的學生是潘子豪的表弟,吏部侍郎辛橋的兒子辛子舒。因他早年被王壑整治過,平日就看王均不順眼,隻是礙於王均家世顯赫,不敢欺負而已。
王均跟大哥王壑不同:王壑是表麵溫和無害,骨子裡主意正的很,連王亨和梁心銘麵對這個兒子也覺得頭疼;王均看似調皮,又愛在長輩跟前撒嬌,其實很聽話,加上王壑外出遊曆,長輩們的舐犢之情無處寄托,都壓在王均身上了,他更成了長輩的心頭肉、開心果。
王壑從五歲生日後,便再沒同父母撒過嬌,而王均動輒就撲進母親懷裡打滾。他一直住在父母院內,晚上經常和父母一塊讀書下棋,困了就擠在父母一床睡,夜裡還摟著母親的脖子呢,前兩年才分了院子獨住;在祖父母跟前更是不得了,心肝肉一樣,祖父母為了他常跟父母吃醋。
他長相好、學問好、性格純良陽光,合家大小都喜歡他,同窗朋友也喜歡他,京城同齡閨秀更是癡迷他,視他為京城第一美少年、夢寐以求的佳婿。
梁心銘尤其維護小兒子,因為太純良了,擔心他被人欺負;王壑一肚子主意,她就不怎麼擔心。
王均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難免遭人嫉恨,辛子舒就是其一。他剛得了人秘密授意,要拿王均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