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京城第一美少年(1 / 2)

日月同輝 鄉村原野 4960 字 2024-03-09

要想瞞住消息並不容易,聖旨下了,總要人去傳旨並執行,對此,呂暢已有準備。收藏本站

呂暢道:“方磐最注重名聲,況且皇上以替王亨和梁心銘伸冤的名義查辦他,他必不能抗拒,隻能回京,到禦前分辨,並給王家一個交代。倒是接替他的人須仔細斟酌,玄武關扼守大靖西北門戶,大意不得。”

嘉興帝沉吟,在心中甄選武將。

呂暢道:“微臣倒有個人選。”

嘉興帝忙問:“誰?”

呂暢道:“潘子豪。”

潘子豪是潘貴妃娘娘的親弟弟,上一屆的武狀元,年方十八,使一杆方天畫戟,勇猛異常,現如今在虎禁衛領一份差事。他進虎禁衛不過是熬資曆,隻等機會來了,好平步青雲。然受潘梅林犯事影響,近期蟄伏了。

嘉興帝覺得,十八歲也太年輕了;再說,潘家在江南剛犯了那些事,眼下擢升潘子豪,怕不服眾。

因而躊躇問:“他能行嗎?”

呂暢從容道:“非常時期,當用非常手段,用非常人!潘子豪少年氣盛,敢拚敢闖,這事交給他方能成,若是換一個年長有資曆的,必瞻前顧後。

“至於潘家犯了事——皇上,當年潘梅林去江南可是受皇上委派,替皇上在江南謀劃的。”

嘉興帝聽了這話,不由沉默。

當年徽州青華府災民暴亂後,鄢計被梁心銘調去青華府任知府,鄢計又逐漸培植了如潘嶽等一批地方官員,江南局麵很快穩定下來。嘉興帝剛登基,很想顯示手段,便也欽點了好些個官員去江南。不過他提議的人選,梁心銘總不大讚成,開始還委婉諫言,後來也不阻攔了,等那人上任後,從公從嚴考評。最後,這些人被貶的貶、黜的黜,竟沒能留下一個,從側麵印證了他用人不當。

嘉興帝心中很是不樂,覺得江南成了王家的天下。潘妃進宮後,他很寵潘妃,又查知潘梅林頗有才乾,這才派潘梅林去江南,任江南織造局的主官,牽製並削減王亨、梁心銘的實力,同時做天子在江南的耳目。

潘梅林還是有些能力和手段的,梁心銘也有意修補君臣關係,對潘梅林的行為不予置評,任由他在江南坐大,誰知到頭來,他還是沒落到好下場。

呂暢見嘉興帝神情鬆動,又道:“皇上再想:王亨入仕時才多大?梁心銘年紀更小,就因為初生牛犢不怕虎,才辦了左端陽,和白虎王悍然對抗。”

抬出那二人,觸動了嘉興帝的心思,當即下了決心,道:“準奏!宣潘子豪進宮。”

太監忙出宮去傳人。

禦書房,君臣繼續密議。

嘉興帝問:“玄武王那裡派誰去?”

呂暢道:“非陳尚書親去不可。”

嘉興帝道:“他能嗎?”

說這話時,口氣有些淒涼——他是皇帝,如今可用之人屈指可數,連他母族的人也難指望。

呂暢道:“他若阻諫皇上,皇上便問他:大靖滅亡,陳家何去何從?這朝堂上,彆人反對還罷了,陳家跟皇上可是捆在一起的,容不得他退縮!”

嘉興帝道:“朕恐他一介文臣,對付不了張伯遠。”

呂暢道:“就是要文臣去,張伯遠才不會警覺。”

嘉興帝點頭道:“有理。”

商議定,再命太監去傳人。

很快,兵部尚書陳修文和潘子豪被宣進宮。

再說廣惠,被午門斬首。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一個和尚而已,又不是王公貴族,死了便死了;然堂堂天子,下旨處死皇家寺院的方丈,也足以引起朝廷重臣的關注了。

首先便是謝耀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