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角宿君拒吃餡餅(2 / 2)

“幫凶?”

“其實事案一目了然,就穢亂宮闈一事,太子多半是受了陷害,可殷才人究竟是被誰毒害的呢?畢宿君又是無辜的。陛下最重視的究竟是什麼?第一,是誰在暗中算計太子,總不是虞皇後,也不大可能是賀氏母子,更無可能是咱們,還有誰呢?第二,是誰毒殺的殷才人,怎麼做到瞞騙過太醫署的醫官,這件事就連我都想不通,不過我知道,出來認罪的人必然不會是太子和皇後。

可是啊,幫凶畢竟隻是幫凶,陛下會有明斷,因此虞皇後多半是又會吃虧的了,而太子和畢宿君間,也必定會結下死仇,接下來的事,我們隻需要靜觀其變了。”

三皇子仍然緊蹙著眉頭。

鄭備卻沒留意三皇子的神色,自顧道:“你的母親,其實頗為誌大才疏,我早就告誡過她入宮之後莫要自作主張,可她把我的教誡自來當成耳邊風。我其實也知道你跟畢宿君不一樣,他才是真正長於婦人之手,論頭腦恐怕還不及賀氏。

殿下,我跟夫人的想法不同,夫人急於鏟除太子,可在我看來如果太子失儲,殿下麵對的對手比太子更加強勁,因此其實不必急於對付太子,甚至連神元殿君你都可以讓予畢宿君,最合適的角宿妃人選,其實是中女史。”

“外祖父,我已經答應過阿娜……”

“良娣之位,乃至於夫人之位,也不算委屈了於家的女兒。”鄭備掃了一眼三皇子:“殿下的誌向在於帝位,未來的九五之尊怎可拘於兒女情長?我冷眼看著於家的女兒雖為庶出,卻是極其聰慧和明理的,可為殿下的賢內助,無論是出身還是才乾都有所欠缺,萬萬比不上中女史。

太子現在已經暴露了急躁之意,陛下哪怕現在還不至於起意廢儲,可當太子犯下更大的罪錯,陛下明知嫡長子不具為君之質,一意孤行隻能導致禍起蕭牆,那時候你麵對的對手會是誰呢?

不是畢宿君,也不可能是危宿君和柳宿君,是心宿君及鬼宿君!太子敗,臨沂王與陳郡謝均不會勢敗,江東陸更加不會勢敗,且陛下還如此信任中女史,可以說日後陛下決意將中女史許嫁給哪位皇子,哪位皇子就必然成為新的儲君!”

這又是個石破驚天的結論,不過在三皇子看來,有點滑稽。

王瀛姝不是個普通的女子,她在權場之上,已經成為了灑弄魚食,惹得那些魚兒攪亂一池波瀾的人。她不是魚餌是漁夫,她不是棋子是棋手,相比起母親“多一個姬媵不嫌多”那種不屑一顧的態度,外祖父願意以角宿妃許之,看似已經顯出對中女史的格外看重了,但仍然是將她當成了一枚可以玩弄於股掌之間的棋子。

不是他妄自菲薄,如果中女史真是“欽定”的未來太子妃,如果他麵對的對手真的是老四、老五兩個弟弟,他恐怕會成為最沒有競爭力的角逐者,因為直至如今,他還想弄清楚中女史一介女流之輩,到底哪裡來的這麼多精力去把不少他堂堂皇子都覺力從不心的“學問”梳理得明明白白,中女史管理著墅莊,他同樣有彆墅、田莊,可彆說一年的收成了,他甚至從來沒有關注過一石粟價值幾何,五口平民門戶,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得花耗多少糧帛,他甚至覺得,中女史應該知曉防範北漢南侵的關鍵。

過去,他和二兄都把太子看成“將死之人”,而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取代太子的唯二人選,是因為他們身後一北一南兩個強大的母族,可勢態發展到如今,太子也有了強大的妻族做為後盾,而長平鄭氏,因為被江東賀打壓,已經不複從前的優勢了。

中女史曾經說過,皇權要得鞏固,在其位的君王若不想成為被門閥操縱的傀儡,隻有一個選擇,而基礎就是皇室內部必須勠力同心。

起初他並沒有完全相信這樣的話。

他聽進去的是一國之君,不能為他人把控,他花了不少時間苦思冥想,恍悟太子其實並非生性懦弱,對他們的一再隱忍,應當是為了爭取父皇的信任,太子以友睦手足作態,而父皇為了讓太子繼承皇位,甚至早早就對謝夫人用了絕嗣藥,足見父皇立嫡長為嗣的決心!

可父皇仍然讓二兄任建康令,同意他去軍中曆練,栽培四弟在中軍立威,就連五弟,一早就送入臨沂王氏受教於臨沂公門下。

父皇希望太子能以德服人,也希望諸皇子都能發揮所長,共同輔佐長兄,保住大豫的半壁江山,甚至有朝一日能夠攻複失土、再統九州。

太子位如果有易,絕不能因為賀、鄭兩大門閥發力逼脅,隻能是因太子辜負君父的寄望,昏聵無能,因此他的轉機,絕不再於娶哪個女子為王妃,身後有多少門閥做為後盾,多麼心狠手辣、詭計多端,他隻能靠自己的努力爭取君父的信重,他得證明自己有為明君聖主的潛力。

又或許,父皇的確認為唯有中女史能夠母儀天下,欽定她為未來君主的賢內助。

可為此廢儘心思去爭取中女史的芳心,真可謂荒唐透頂。

三皇子梳理清楚了自己的頭緒,便沒有接鄭備的話,隻道:“母親這回,是真勃然大怒了。”

“她在宮裡,其實掀不起多大波瀾來,隻要殿下不犯糊塗,陛下也不會太在意一介妃嬪的行逕,畢竟連劉庶人,現在不都活得好好的麼?”

劉氏那叫“活得好好的”?三皇子未免覺得心寒——前番小舅父因為行狀未得上評,未得擢升,外祖父憤憤不已,把謝晉、陸靖恨得咬牙,可換為了他的母親,哪怕被廢位、拘禁,隻要保得性命就算“活得好好的”,母親是外祖父的親骨肉尚且都淪為了一枚可有可無的棋子,何況他這外孫?

長平鄭不是他的家族,他的姓氏為司空。

三皇子微笑:“外祖父放心,孤是不會犯糊塗的。”

鄭備拍著三皇子的肩,不覺間,這個外孫的個頭都已經趕上他的個頭了,建興十三年,又有兩個皇子已至冠歲,可喜的是畢宿君自作孽,雖然不會因為穢亂宮闈之罪被處死,然而也必無奪儲的機會了,皇帝陛下連教引宮女都不會挑擇已獲帝幸的宮人遣派給皇子,說明跟大豫先前的帝王不同,十分看重倫常,陛下隻要認定了畢宿君的罪實,放棄這個兒子就毫無懸念了。

可畢宿君活著,太子會怎麼想呢?

這場戲可沒這麼快散場,後續還長著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