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她居然死了!(2 / 2)

難道鄭蓮子真的死了?

瀛姝心存疑惑,還不待她細心打量淑妃,淑妃已向頭惡犬似的撲向她,還好,被中常侍阻擋住了。

“王瀛姝,你必然也是幫凶!軒氏心狠手辣,也離不開你在旁煽風點火!我的蓮兒,因為心直口快,先被王瀛姝你怨恨,是你主謀設計,挑撥得軒氏也對我的蓮兒心懷妒恨,你們,你們兩個……簡直就是蛇蠍心腸!”

一陣冷風卷入,是賀夫人也趕到了現場。

“你的蓮兒?”賀夫人樂不可支:“淑妃你莫不是失心瘋了?你連喚你的親生女兒,都一口一聲大娘,一口一聲公主,還從沒說過‘我的玉兒’這種話,鄭良人和你是啥關係?她隻是個選女,怎麼就成你的蓮兒了?”

“賀妃,突然發生這樣的慘禍,淑妃是犯了口不擇言的過錯,但你也不能這樣曲解她悲痛時說的話。鄭良人的姑母,和淑妃本是閨交,她待鄭良人自然不同尋常,這件事,陛下原也是知情的。”皇後長歎一聲。

但忘記了帶著哽咽長歎。

“中女史執筆。”全然知道案情的司空通,此時用皇帝的口吻發話:“良人鄭氏,宮女嫻嫿,疑似為潛藏宮廷的凶手‘惡鬼’殺害,淑妃劉氏當眾指控真凶非‘惡鬼’,乃是受神元殿君指使行凶,被害人因非朝臣,皆為宮眷,又因案發於秋狩禮進行之時,案發地乃圍場,此案朕決定不交廷尉署審理,而由朕親審,既然如此,隨後便正式開始審斷,指控者劉氏務必聽明白了,審問過程中,你不可有半字不實,否則,以欺君之罪論處。”

瀛姝領命,自是到一旁跽坐下來,略一沉吟,運筆錄下年月日及準確時辰、事由等等,她知道這份案錄雖然僅由她這女官執筆記下,不會交廷尉署備存,可關及宮廷內部所生的命案,這份案錄理當存於內事局,若有必要,日後還極有可能會錄入國史。

她又聽見劉氏在哭求:“陛下,妾敢以性命擔保,蓮兒的死必為軒氏所害,妾求請陛下,當眾審問軒氏。”

再聽皇後道:“淑妃的措辭有些不妥,現在證鑿還不明,神元殿君身份尊貴,陛下怎會急著審問她,不過既然要查明案情,少不得請殿君來詢問,要說來,此事妾也有過錯,的確聽說過殿君與蓮兒之前有矛盾,因為身體一貫不大爽利,沒有及時教誡蓮兒,可蓮兒就算言語上確有冒犯殿君之處,也不能……蓮兒畢竟是宮裡的選禦,被殘殺致死,不管凶手是誰,都務必要查個明白。”

瀛姝落筆流暢,心情卻很是悶塞,虞皇後和劉淑妃直到此時還沒有意識到事案的嚴重性,尤其是虞皇後,她嘴上說鄭蓮子死得冤枉,必要追究到底,可她的內心,何曾把鄭蓮子的命看為一條人命?虞皇後不會射獵,甚至從來沒有摸過弓箭,可她在這回的狩獵場上,分明是以獵手的身份粉墨登場,鄭蓮子就是她的獵物,今生的鄭蓮子還沒機會成為豺狼,就喪命於虞皇後的弓弩之下了。

更荒唐則是,鄭蓮子根本不應是虞皇後的獵物,她一直是虞皇後的走狗,誰能想到,虞皇後這回處心積慮挖下的奪命陷井,居然是為了射殺自己豢養的獵犬!

禦帳中案件還未正式開審,皇子們卻都已經聽聞了這起突然發生的凶案,但皇帝沒有召傳,幾個皇子都不敢擅闖禦帳,而親眼目睹了案發經過的司空月狐,他反而對整個案件表示出漠不關心的態度,不過,他的營帳裡卻闖進一個訪客。

蕭伯祝聞訊後,心急火燎,闖進四皇子的營帳時才將胳膊伸進大氅的衣袖裡,也不管四皇子正靠著憑幾假寐,張口就問:“殿下,真是鄭良人遇害了麼?鄭良人為何在圍場遇害?又為何劉嬪……竟然指控神元殿君為真凶?”

司空月狐睜眼,眉頭是蹙著的。

“蕭令丞大不必如此惶急,就算皇後殿下有意擇鄭良人為東宮姬媵,但關於鄭良人的去留,父皇還未作定論,鄭良人仍是內宮選禦,她因何遇害,與東宮並無直接關聯。”

“殿下當知,理雖如此,可事態卻必然與東宮有關!”

“便是如此,蕭令丞也當靜觀其變。”

“事涉神元殿君,若是殿君真誤解了是太子殿下指使淑妃陷害於她,恐怕……二皇子及三皇子可都在爭娶神元殿君為親王妃!”

“那麼蕭令丞意下如何?”

“還望殿下能查明真相,力證東宮上下的清白!”

“蕭令丞以為,害殺鄭良人的凶手是何人?”

“臣隻篤信,神元殿君斷然不是凶手。”

“為何?”

蕭伯祝氣結,但他終於才跽坐下來,看著昏黃的燭火下,四皇子仍然清冷淡然的眉眼,他想起那一年,他鼓足了勇氣求見已為輔政王的心宿君,他提醒心宿君,難道就不擔心王太後貪戀權柄,把弄朝政不肯還政於君王,心宿君也是這麼波瀾不驚地看向他。

問:“陛下如今,難道可以決斷政事麼?朝臣們總是為不曾發生之事猜忌惶急,那麼孤試問蕭卿,如今朝堂之上該由誰決斷政事,眾卿才不會擔心君權旁落,殃禍釀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