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惡鬼又將現身(1 / 2)

自從七皇子呱呱墜地,虞皇後的“陽差”“陰差”其實就安插進入了李嬪的居閣,隻不過李嬪這人雖然把帝寵看得十分重要,但她既沒有為娘家爭權勢,又從不討好內廷那三個權閥出身的夫人,實在沒顯出半點野心欲望來,在虞皇後的眼裡,李嬪活了個稀裡糊塗。

但虞皇後現在是真的不想再養虎為患了。

她得最後利用劉氏一回。

劉氏不察皇後已經對她動了殺意,尚且十分積極出謀劃策:“最好是借刀殺人,妾仔細看來,簡嬪心機雖深,但為母憑子貴,四皇子在中軍雖然已經奠定了威望,可四皇子倒不失為一個明白人,心裡知道他能有這樣的功業,離不開皇後、太子殿下的成全,如果他背叛太子,僅憑中軍之勢,也絕對不是賀、鄭諸姓門閥的對手,因此,簡嬪不足為慮。

而若論野心勃勃及心狠手辣,非喬嬪莫屬,喬嬪如今要把五皇子記於謝夫人名下,以此籠絡謝、陸、王三姓,真是好盤算,可要是有人成為她的絆腳石,甚至打算‘橫刀奪愛’,喬嬪會如何?”

“你說明白些。”

“妾以為,可使人先讓李嬪授意七皇子與五皇子結交,另再使人告誡喬嬪,李嬪意圖利用五皇子,使得七皇子引起謝夫人的留意,進而達成將七皇子記於謝夫人所出的計劃,喬嬪必將李嬪視為心腹大患,她為了權位,可是連親女兒都敢殺害的人,怎會放過李嬪?”

這計策雖然好,但未免需要大費周折,虞皇後有些不滿意,可轉念一想,劉氏本就詭計多端,必然不肯親手毒殺李嬪,若是她逼迫太緊,劉氏定然會提防,大不利於她原本已經安排好的計劃。

也罷了,這個計策,等劉氏死後她自己完成也未嘗不可。

虞皇後終於露出了笑意,親熱地拉著劉氏的手:“這麼多年了,我身邊還好有你,隻是那件事,你可得叮囑蓮兒務必謹慎再謹慎,真要是成了,你放心,日後太子位承大統,你今日的份位,就屬於蓮兒了。”

劉氏喜不自禁。

於是這天,劉氏趕緊將皇後的承諾轉告了鄭蓮子,再次提醒鄭蓮子這個計劃的重要性:“神元殿君絕對不能成為皇子妃,尤其是不能讓二、三兩位皇子利用她的尊位,否則,太子殿下儲位就會不穩,因此那件事,可千萬不能發生任何閃失。”

“可兒有些困惑。”鄭蓮子接連受了好幾場氣,心中很是鬱積,她對皇後尚還心存畏懼,卻自來在淑妃麵前就是暢所欲言,眼看立即就將行事了,她心頭卻還忐忑得慌,因此這時也就直抒己見了:“大濟早就亡國,軒氏一個亡國之女,有何可懼的?”

“這個世上,並不是隻有權勢在握的人才有價值。”淑妃其實也是不甚了了,但確實比鄭蓮子多知道一些朝堂格局:“從前的夏侯氏已經稱帝立國,但為何國祚不過兩代就被取而代之呢?那是因為臣子篡國,得位不正,天下臣民都不服,大濟雖亡於夏侯氏篡逆,可大豫的高祖皇帝,是夏侯氏的臣公,司空氏將夏侯氏取而代之同樣是篡逆,為免步夏侯皇朝短命的後輒,自然要有個堂而皇之的名義,因此才會尊奉軒氏後裔,稱是奉神宗一族為君,奪夏侯氏之權,是撥亂反正。

要不是軒氏後裔明白時勢已改,堅決謙辭帝位,高祖皇帝也很難受到世族門閥的認同,更不要講現今就連北部那些夷族的國君,居然都有樣學樣,為了讓他們的帝位得到天下人的認同,紛紛都稱要尊奉神宗後裔。

軒氏就好比一杆旗幟,光靠旗幟殺不了敵,可這杆旗幟是所有人都熱衷爭握在手中的,太子殿下不能為爭這杆旗幟放棄範陽盧,但也不能眼看這杆旗幟為他人爭獲,爭不到,也不能毀掉這杆旗幟,因此,才隻能讓這旗幟蒙汙,用此把柄要脅軒氏,如此一來,這杆旗幟於二皇子、三皇子而言雖然失去了作用,但對於北部夷族而言,大豫始終掌握著正統的名義。”

“可兒仍然覺得,既然皇後殿下已經安排好由嫻朱去慫恿泗水夜探圍場,又布置好讓嫻嫿當場殞命,為何還要讓兒親自去現場?那個和嫻嫿有私情的宮衛,就足夠作為人證指控泗水殺人,以及坐實軒氏為主使了!”

“嫻嫿雖然是服侍你的宮婢,但泗水根本不可能因為她去夜探圍場,所以皇後殿下才會讓嫻朱告訴泗水,疑心你是受到了北趙細作的唆使,數番挑釁軒氏,是為讓軒氏忌恨皇後及太子殿下,泗水一心想要抓住你的把柄,立這大功,更受軒氏的信重,她才會夜探圍場,如果當天你不入圍場,泗水怎會中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