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1章 勸父母(2 / 2)

“你懂什麼?!”陸氏拔高了聲嗓,但也不能持續的“輸出”了,彆過頭,臉是朝向陰暗麵,看不清臉上的神情。

“阿娘,我什麼都知道。”瀛姝伸過手,拉著母親的袖子:“虞皇後出身寒門,太子沒有外家支撐,因此鄭夫人、賀夫人都想奪儲,謝夫人自然不甘示弱,但謝夫人沒有誕下皇子,我常想謝夫人為何沒有身孕,我現在有點想通了,是陛下不讓謝夫人有孕,陛下想用陳郡謝,牽掣江東賀與長平鄭。”

“帝休你為何這樣講?”話是王島問的。

“賀夫人有二皇子,鄭夫人有三皇子,如果謝夫人也誕下皇子,這三位夫人背後的家族肯定先得聯合廢後廢太子,陛下看清楚了這樣的形勢,所以謝夫人才會不孕,陛下是利用謝夫人身後的陳郡謝氏,壓製江東賀及長平鄭兩大家族。”

“帝休,你為何知道這種事?”陸氏彆著頭問。

“阿娘,我不笨,陛下登基之時,我們家都沒打算送女娘入宮,陛下也從沒要求過我們家的女娘應選,為什麼現在,陛下已經成了半老頭子,居然還會逼著我入宮呢?”

“誰說陛下逼你入宮了?”陸氏這回是真的疑惑了,完全忽略了瀛姝對皇帝的“冒犯”。

“說是隻讓琅沂王的女兒應選,沒有限定,可連祖父都意識到陛下的本意其實就是讓我入宮,但阿爹和阿娘聲稱我已經對裴九郎心有所屬,陛下才勉強認可了四姐應選不是麼?”

王島細細的聽,竟下意識點頭,承認了瀛姝的剖析。

“說到底,選妃令其實就是謝夫人的提議,陛下要利用陳郡謝壓製賀、鄭兩家,隻能答應謝夫人的提議,謝夫人的想法是,她不能有孕,可以借腹生子,但謝夫人卻還不願隨便挑選個替她生子的人,阿娘與謝夫人過去是閨中好友,謝夫人一貫就喜歡我,所以是謝夫人擇中了我,但謝夫人應當與阿娘商量過,阿娘也肯定拒絕了,謝夫人既不死心,又不好逼得太緊,所以才說服了陛下,讓我們家,還限定了光明堂一係的女兒應選,雖然看似給了祖父選擇的餘地,但祖父很清楚,陛下根本不想易儲,也就是說,琅沂王的女兒入宮後不可能有孕,陛下隻是想要麻痹謝夫人,免得陳郡謝把矛頭對準皇室。”

王島再次忍不住點頭。

陸氏急了,瞪了王島一眼,但她卻無奈,又歎息:“帝休既然明知這些乾係,為什麼還想去淌這渾水?”

“阿娘,祖父想送我入宮,是因為知道陛下視我也如同自家的侄女,陛下甚至讓我喊他為‘阿伯’,當伯伯的人,怎麼能把侄女視為嬪妃?我要是進了宮,肯定會配合陛下的計劃,連一碗‘絕子湯’都省了,可要是四姐應選,她不得陛下的寵幸也怎會甘心?宮裡那些嬪妃稍用點心機就會挑唆得四姐爭寵,利用四姐惹是生非,既不利於陛下的謀劃,又葬送了四姐自己。

可阿爹阿娘護著我,不願把我送去龍潭虎穴裡,祖父無奈之下隻能讓四姐應選,但現在,皇子們都知道了四姐和裴九郎打算私奔的事,四姐當然是不能應選了,而且我和裴家聯姻的事也作罷了,謝夫人知道我和裴九郎根本不曾兩情相悅,如果我還不願應選,琅沂王就會徹底得罪陳郡謝,無論是對我們家,還是陛下,這都是件很不利的事。”

“可你就是一個小女娘,不應該擔這麼重的擔子,帝休,你入了宮,雖然不會有寵,陛下的確是當你如自家晚輩,可你名義上已經是後宮的嬪妃了,再無可能有彆的姻緣。”陸氏就這一個寶貝女兒,哪裡舍得眼看女兒孤單寂寞的在深宮裡熬白了頭。

“兒懂得阿爹阿娘的苦心,可兒卻有不同的想法,如果現在是太平盛世,嫁一良人,的確能獲幸福美滿,誰也不願去淌皇宮內廷這龍潭虎穴,但現在並不是太平盛世,我們家,過年前,祖父就擇選了不少丁奴、婢女,讓小宗旁支認他們為義子、義女,義子和阿兄們一樣在無香堂受教,義女同樣有族裡的伯娘、嬸母們教導禮儀,學習琴棋書畫,這是為什麼?”

陸氏沒有回應瀛姝。

“去年,大豫和北趙的戰爭告負,琅沂王家的男子未能參戰,可也險些被北趙的鞏祥祿逼得送子為奴、送女為妾,多虧現在的八大權閥雖然內鬥得厲害,可像外家,像範陽盧,像陳郡謝,像江東顧,這四大權閥嚴辭拒絕了鞏祥祿的無理挑釁,北趙的使者這才答應,隻索要參戰那些家族他們的兒女入北趙為奴為妾。

但此例已開,誰能擔保北方的諸蠻,如北齊、北晉、北遼等等敵國日後不會再用這樣的方式羞辱大豫的皇室和門閥?不僅僅是祖父,大豫的世族都有未雨綢繆的打算,認下這麼多的義子、義女,不就是為了以防萬一嗎?萬一敵軍侵伐,大豫再次落敗,談判時敵國索要貴族子女為質,這些義子、義女就能代替我們被當成俘虜進獻。

阿娘,大豫這個國家已經風雨飄搖,朝不保夕,光隻有皇宮內廷才是龍潭虎穴麼?兒是女子,不能拚戰疆場護國護家,但在危難之際又怎能理所當然的獨善其身呢?兒知道祖父,他忠心事君,祖父看明白了目前的情勢,皇室被門閥壓製,而門閥間內鬥正在耗空國力、兵力,使大豫更加衰弱,要想改變這樣的情勢,隻能輔佐皇室,鞏固增強皇權,讓臣民眾誌城誠,才有望力挽亡國之難。

兒身為琅沂王光明堂的嫡女,受家族袒護,受親長們的養育愛惜,過去的十五年,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現如今家族需要兒獻力獻智,兒不能隻顧自身的‘清閒’,無視大局大道。阿爹,阿娘,請你們相信兒,兒有能力自保,也有能力為社稷平安獻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