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章私奔(1 / 2)

琅沂王是個很神奇的家族,之所以神奇,取決於現任大宗長王斕是個很神奇的人物。

大豫建國不足百年,但建國之初,雖然是和門閥世族共治天下,不過這個天下當時還是大一統的一天下,那時,大豫的國都在洛陽。後來,司空皇族自己內鬥起來,九王奪位,把天下弄得一團糟,司空通當時是琅琊郡王,手裡有兵,但朝中無娘。

司空通的爹是個好色的皇帝,朝中無娘就不大可能勝出了,司空通一時間不知道要依附哪個朝中有娘的兄弟,兄弟們還不允許他獨善其身,非要逼他站定陣營,正不知所措的時候,王斕給出了建議,於是司空通帶著他的兵,和王斕這個謀士,棄了封地,來到江東——江東沒有成為任何一個皇子的封地,內鬥的皇子們也不大可能打過長江來繼續要脅司空通。

在王斕的幫助下,司空通在江東站穩了腳跟,當然也隻是站穩腳跟而已,司空通的最高願望是獨善其身,誰知道,九個皇子內拚得太狠,讓胡族覷見了良機,幾大蠻夷聯合,攻下洛陽,大豫實際上已經亡國了。

孤存江東的司空通成了司空皇族唯一的生還者,得知北域已經為蠻胡瓜分,才在江東稱製,定都建康,國號仍是大豫,不過現在長江以北的諸胡六國,實際把司空通重建的王朝稱為東豫。

司空通稱帝,王斕功不可沒,而大豫複立,更是吸引了原本籍居在長江以北的不少門閥世族南渡來投,司空通將琅琊王氏更名為琅沂王氏,把建康都城附近的郡縣,更名為琅沂,賜王斕一族,享獲賦稅。

琅沂王氏,一度權傾朝野。

但王斕的兄長王致,南渡來投後,職授江州刺史仍然貪心不足,起兵謀反了,王斕檢舉了王致,王致在江州兵敗自刎,皇帝力保王斕,還赦免了王致一脈僅存的子孫王節的罪責,但其餘的門閥還是借機分剝了王斕的權力,王斕也隻能韜光養晦,退出了九大權門的陣營,東豫的九大權門從此成了八大權門。

可司空通和王斕的交情,照樣還是稱兄道弟的交情,除了二皇子和三皇子之外,包括太子,對王斕都是十分敬重的,至少表麵上十分敬重。

王斕其實也沒鬨明白今天是什麼情況,七個皇子一連串的登門拜訪,知道內情的王節因為皇子們的“隨護”,也沒時間跟祖父大人詳細說明情況,隻建議請誰來光明堂,可現在人是到齊了,王節一下子不知道應該從何說起,整個事件,真的沒辦法長話短說。

七皇子柳宿君,現在才八歲,是最興奮的一個皇子,一見瀛姝,興奮勁終於是再也按捺不住,在一片沉寂中,他先打破了沉寂。

“王五娘,你的未婚夫裴九郎要和彆的女子私奔,就是她,我聽三兄說她是你的堂姐,你堂姐的婢女還被殺了,好嚇人,就在流芳圃外頭,那些強盜衝著婢女就去了,一刀砍死,五兄去追那幾個強盜,沒追上,五兄說那些強盜武藝高強,絕對不是一般的地痞。”

“就你話多!”五皇子司空南次把他家小弟瞪了一眼,衝王斕一拱手:“大翁,今日整件事和瀛姝無關,是裴瑜這個睜眼瞎夥同王四娘乾出的醜事,那個被害的婢女是替王四娘望風的,雖然不是真被什麼盜匪劫殺,但據我判斷,凶手行凶行得這麼精準,定是早知道了婢女會替王四娘望風。”

南次和瀛姝同年同月同日生,他們出生的當天,還沒有謀反的王致率領著眾多琅沂王的子侄,與陳郡謝氏的謝濛,於淝水一戰大獲全勝,司空通太高興了,就令他的五兒子鬼宿君拜王斕為師翁,南次一直將王斕稱為“大翁”,且五歲時,為王斕親自啟蒙,曾一度住在琅沂王家,跟瀛姝是“鐵瓷”,他當眾稱瀛姝的表字,在場的人都習以為常了。

饒是王斕“身經百戰”,現在也的確很是犯暈,裴瑜跟青娥私奔?還有個青娥的婢女被劫殺了?而且居然被所有皇子當場目睹?這到底是什麼個情況???青娥的名帖,他可都直接上呈了皇帝陛下,而且在上呈名帖之前,二兒子王岱可是堵了咒發過誓,青娥是願意入宮應選的!!!

一個馬上要入宮的人,跟未來的妹夫私奔了??!!!

王斕還沒得及發火,姚氏就先爆發了,狂喊一句:“你胡說!”但立馬醒悟說這話的是五皇子,雖然五皇子的生母喬嬪不過是出身中品之族,但她姚家也高貴不到哪裡去,不是所有世族都敢冒犯皇室的,姚氏立即把衝著五皇子的臉硬生生轉了向,但她身邊坐著的是丈夫王岱,王岱是自己人,不能夠陷害親生女兒,姚氏隻好找補:“你這當爹的還愣著,鬼宿君誤解了,你也不會替女兒辯白兩句。”

王岱比王斕還蒙,被姚氏一吼,也沒有徹底醒來,小聲地問:“鬼宿君彆不是看錯了吧?小女今日的確出了門,說是應謝家女公子的邀請,要商量曲水會的事宜,怎麼會去流芳圃?”

“我看錯了?難道太子兄、皇兄們都看錯了?二兄,當時你可是已經確定了被殺的婢女是王四娘的婢女,也是你帶著我們進入的流芳圃,親眼目睹了裴瑜和王四娘在裡頭幽會,裴瑜還親口承認了他要和王四娘私奔!我們幾個,跟端止,帶著王四娘到這光明堂,事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二兄說是我看錯了麼?是我冤枉了王四娘麼?”

二皇子沒作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