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空前“壯大”的使團成員(1 / 2)

自薦使漢四字,讓司空木蛟的內心極為震動。

兩個弱質女子,居然都能為了大豫的社稷不計個人安危,他作為七尺男兒,堂堂皇子,居然一直沒有舍身赴險的意識,真是太丟人了,太丟人了,他早該想到應該自薦為副使,有他這皇子在,北漢王廷如果出爾反爾,大豫方才有足夠的理由發聲抗議!

司空木蛟心潮澎湃,竟沒聽見外祖父的反對。

他已經膝跪在地,態度堅決並且虔誠。

司空北辰也才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他萬萬沒想到瀛姝居然也會使漢,可他現在回過神後,也就是回過了神。

他不能去北漢,他是大豫的儲君,如果去了北漢,就等如和鎮原王一樣,自己送自己去當人質,但他和鎮原王不同,他又沒有身陷絕境,大可不必孤注一擲。

眼睛看向了司空月狐。

司空月狐麵如沉湖,平靜得不能再平靜。

又看向司空南次。

司空南次滿麵驚愕,直到現在還沒有回過神來。

皇帝陛下已經有了決斷:“朕任命角宿君為右副使。”

“陛下,角宿君為皇子,怎可出使敵邦?”鄭備現在腦子裡轟轟亂,有如正下著一場暴風雨,他已經完全喪失了措辭能力,竟然說出:“三殿下就算仰慕殿君,也不能不顧社稷,君子不立危牆……”

“好個君子不立危牆。”司空通冷哼一聲:“神元與女尚書,身為女子既然都能以社稷為重,明知險難尚且願意赴險,長平公真是君子啊,三郎為朕之骨肉,長平公這外祖父,竟然比朕還要關心三郎的安危。”

鄭備:……

南次也終於回過神來。

“父皇,兒臣自請為使團校尉,兒臣敢立軍令狀,必保得主使、副使平安歸朝。”

南次已經覺得慚愧了,他剛才太震驚了,想的是怎麼讓父皇收回成命,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瀛姝必定已經知情,而瀛姝既然已經有了決意,誰都說無法說服她改變主意,他不應考慮怎麼扭轉,應該早一步示意,他必須得和瀛姝生死與共。

寶屏後,瀛姝蹙了蹙眉。

她不願南次隨她一同冒險,不過,她知道自己無法拒絕。

罷了,她可不想去北漢送死,越多幫手,越能保證神元殿君的安全,她的祖父敢以闔族存亡為保,她其實已經沒有了退路,不必懼怕,這就是一場豪賭!

司空通盯著兩個膝跪請願的兒子,如釋重負。

“朕很欣慰,且朕也不妨宣告眾卿,若此回使團赴漢,北漢王廷出爾反爾,朕親自任命之主使、副使以及使團校尉均不能安返,朕務必親征,不滅北漢,誓不為人!!!”

有那麼一刹那,司空北辰腦子裡晃過的是“如有神助”四字。

他極其複雜地,抬眼看向寶屏。

他知道瀛姝必然在寶屏之後,她應該神采飛揚,她不是害怕危險的怯弱女子,而且……北漢王無論如何,都不會害殺神元和瀛姝,真正會死的人是,司空木蛟和司空南次!

子施不知道自己怎麼離開的太極殿,回到乾陽殿,她雙眼明亮,卻“魂飛魄離”,像個孤魂野鬼般晃蕩了半天,幾乎是踩著中女史的影子跟到了值舍,終於才魂魄歸體,一下子就抓住了中女史手。

她已經很仰慕中女史了,可還是第一次做出這麼親密的舉動。

“中女史一定要平安返朝,一定要。”

瀛姝笑道:“會的。”

她平安,她的親友才會平安,所以她一定會平安。

而這天盧遠、王斕、謝晉,三人會議時,盧遠先衝王斕行了個大禮:“之前是我冒犯了,我看低了王公,更看低了中女史,王公的確有個好孫女,相比之下,我才是虛偽的小人,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兄台可千萬彆這麼說。”

盧遠比王斕年長,但兩人間其實一直不到兄弟相稱的友誼,可盧遠現在是致歉,王斕才會喚他為兄台,盧遠連連擺手:“也沒什麼好商議的了,三皇子、五皇子均會使漢,這就是給北漢王廷的壓力,如果漢王真敢把殿君、中女史、兩位皇子都扣留……北漢王廷絕無可能如此囂張。”

這話不是想當然。

大豫僅隻遣神元殿君使漢,態度分明就是想用神宗帝氏的一個女子換取跟北漢間的和平,殿君隻要抵達北漢域內,薑泰隨便找個借口就能變相將殿君扣留,橫豎鎮原王也在建康為質,北漢並沒有索回他們的使臣,就能狡辯他們並無意與大豫交戰,而大豫如果主動宣戰,盧遠可以肯定,朝堂上如賀遨、鄭備等等臣公不管各自打著什麼算盤,一定會否定討伐北漢,如果皇帝陛下堅持討伐,隻能調遣禁軍強攻漢中,雖然北漢的兵力遠遠不敵大豫,可北趙等部很有可能會趁機圍攻襄陽,到時襄陽沒有禁軍及時援救,再堅固的城池,也不能確保穩守不失。

然而現在有兩位皇子都會出使北漢,薑泰還敢連著大豫的大個皇子都強行扣留麼?他隻要膽敢這麼做,就無法狡辯根本沒有建交的誠意,出爾反爾,違背信義,是對大豫君臣的挑釁,沒有人再敢阻止討伐北漢的聖令,否則罪同叛國通敵。

甚至於大豫還有了借口,直接要求六國盟主北趙懲誡北漢,否則大豫完全有理由取消榷市,斷絕通商,北部等國入主中願僅僅二十載,這二十載他們內部還摩擦戰事不斷,沒有充足的時間休養生息,北趙其實和大豫一樣,誰都沒有魄力在此時就展開全麵戰,大豫不是先行挑釁的一方,哪怕北趙的皇帝急於一統天下,但同樣會有貴族、官員會反對開戰。

再說,因北漢違背和議引發的戰事,如果北趙皇帝為此糾集六部聯軍對抗大豫,豈不是承認了北漢才是真正“順應天命”的“共主”?這可跟大豫拒絕與北漢建交,北漢請求北趙集兵伐豫的性質截然不同了。

畢竟,大豫為平蜀州之亂,先求北漢援兵,北漢答應了援兵,並因此決策,導致內亂,這雖然不能說是大豫的責任,北漢也並沒有滅國,隻是兒子篡了老子的位……可大豫拒絕建交是沒道義的,可以視為對六部聯盟的挑釁,北趙作為盟主理當用行動表示抗議。

三皇子自薦為副使,其實是王斕都沒有想到的。

這天王斕回家後,跟王峻談起這事來,還十分感慨:“過去看角宿君,雖然不似畢宿君的狂妄荒唐,可也並沒有如何將陛下的教誨聽進耳裡,陛下對角宿君的提防心,實則更甚畢宿君,可就這一年間,角宿君是真的有大長進,尤其是這回,自薦為副使,大大出人意料。”

“可相形之下,太子殿下豈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