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板前的攝像機顯示攝影中的燈一直在亮著,食日傳說探著頭往那邊瞧,想知道陸知新下一步打算做什麼。
鄉廚,往往隻聞名於十裡八鄉,也就是出了這個縣,誰也不認識的程度,食日傳說隻在紀錄片裡看見過這樣身份的人物,他們往往四十上下,膀大腰圓,談吐豪氣,嗓門偏高,哪一項人物特征和麵前的陸知新都對不上,但他們的手法都同樣嫻熟。
陸知新把雞翅對半劈開洗去骨頭殘渣再倒入醃料放在一旁,伸手拿了裡脊肉開始切片切絲,左手和右手的銜接自不必說,無比流暢,在觀看者都沒看清左手是怎樣一步一退,右手又是怎樣持刀切片的時間裡,將裡脊肉切得片片薄厚一致,又一把騰轉過來,切成長條的細絲。
陸秋陽在裡屋和三姨奶說夠了體貼話,擼起袖子出來幫忙,她倒細致,先試了試打火的灶再又刷了一遍炒鍋,再把三桌的盤子和碗都準備妥當,再蒸鍋米飯,路過姨夫“食日傳說”時,忍不住翻了個白眼,覺得洗這麼點菜用這麼大盆水的男人,要是她,她肯定不嫁。
陸知新看了一眼陸秋陽拿的米飯鍋大小,他問陸秋陽:“這口鍋的米飯肯定不夠人們吃的,是訂饅頭還是現在先做出一鍋米飯,盛出來溫著再做兩鍋。”
陸秋陽說:“有饅頭,都是可大的紅點饅頭,一會用蒸鍋就行,哥不用擔心主食。”
陸知新笑道:“行,那就都交給你啦,辛苦了。”
“好!”陸秋陽歎口氣故意繞著姨夫走了半圈,“就放心吧”,她插好電飯煲就把三張桌子都擺好,每個桌子都先把三道涼菜給放上,然後去問她小姨,家裡準備了什麼酒給賓客喝。
紅酒、白酒、啤酒配得很全,陸秋陽和小姨一起尋找要用的酒杯,小姨見陸秋陽對她態度還和以前一樣,不由得想打探一下五嫂子的態度,昨天五嫂子知道她老公在家裡煮速凍餃子吃,還給老人也吃速凍餃子,那打電話的語氣都不對了,一聽就是氣急了。
“我媽沒事。”陸秋陽當然也得安撫她小姨,“但是小姨你也得跟姨夫說清了,這老人你得順著她。”
“順著呢,順著呢,這不花錢請了廚子我也沒說話嗎。”小姨衝陸秋陽討好的笑笑,“要不然,這平時一毛錢不花的老太太突然說掏了兩千要找廚子做飯吃我肯定得先問問,看是不是被騙了。”
陸知新在廚房那邊手快的殺了魚,已經把魚燉在鍋裡了,中途掀蓋子放蘿卜,一開蓋子,滿屋都是醬香味,在中間屋子找酒杯的小姨聞到,問陸秋陽:“好香的魚,現在就做上啦。”
“三姨奶花錢,那廚子肯定得儘心力啊,再說了,這是我們家鄰居,就知新哥這個水平,也就是認識的人能兩千塊錢三桌,你換做彆人去,看他這個錢給不給你做。”陸秋陽當然得給陸知新做麵了,她得讓自己小姨和小姨夫清楚,這廚子是請來的,可不是隨隨便便就指派著玩的。
“哎呦,看來還是名廚。”小姨衝著陸秋陽噗嗤一笑,很明顯帶著兩分不信,但她卻又不明說,讓陸秋陽也把握不好給陸知新正名的尺度。
豆沙餡的藕夾、切成可以手拿的肋骨條的排骨,切成菱塊的茄子,各個在陸知新的手下安分的從油鍋泡個澡,穿身金燦燦的衣服再出來,一連三道菜的主料都準備齊全,除豆沙藕夾可以撒白糖端出去之外,其他的都放在一旁等客人快到時再炒製上菜。
可這炸物也有香味,這油滋滋的甜香飄出來,彆人不好說,在廚房一直洗菜的食日傳說是真的忍不了,這饞的他心不在焉,早上吃的特辣螺螄粉似乎已經完全從他的胃中消失了,否則他怎麼會如此饑腸轆轆,連手上的活都好像沒了力氣乾不動了呢。
陸知新恰好這時候用乾淨筷子擺好了三盤豆沙藕夾,多出來的幾塊他堆到一旁的盤子上,見食日傳說的眼睛總是往這邊瞟,便把多出來的遞過去,“拿進去給三姨奶她們吃吧,剛炸出來的藕有些軟,不如稍涼一些好吃。”
他沒有盯人吃飯的習慣,把盤子遞過去之後就接著乾活,胡蘿卜切絲,發好的木耳去根切絲,香橙切片,蝦仁去蝦線,這手頭還有一堆活等著他仔細調理,聞著魚的醬香味有些濃了,還得倒一碗溫水進去刮刮邊,省的隻有中間的魚入了味。
食日傳說抽了幾雙乾淨筷子,把藕夾帶到中間屋子,丈母娘說一會上桌再吃,他就分給了老婆和侄女,這輩分大就是這點不好,明明也就差個十來歲,活脫脫差了一輩,顯得他們都有些老了,陸秋陽也拒絕了餐前的小灶,但有陸秋陽在,食日傳說也能挨著老婆坐了,兩個人坐在沙發上,一人一雙筷子夾起藕夾,電視上放著重播的春晚,倒比前兩天多了份家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