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的數據量太大了。”食譜回答道,“我上次隻在你的搜索記錄的數據流進行了暢遊,我無法在沒有指向和曆史記錄的情況下找到回來的路,而且我不喜歡在很可能某天就消失掉的前提下肆意使用能量。”
“那你想要看什麼,我給你搜一下就可以了?”陸知新問食譜,“對了,支線任務下發的標準究竟是什麼?”
“搜食譜就可以,我是說食物的配方,不是指我。”食譜回道:“下發的標準是某種程度上超過正常人標準以上的感情波動,感受到這種情緒就會下發對應的支線任務。”
“你也需要看配方嗎?”陸知新笑著打探:“明明在夢裡,那些廚師都做得比我好,還比我用的材料多呢。”
“過去記錄的配方是我的一部分。”食譜回道:“我就像一個係統,永遠需要和最新的需求適配。至於食譜我看不看無所謂,你要好好的看一下。”
食譜說道:“如果你隻想用你外公的食譜來努力的話,那麼不久之後我就無法在你身上獲得人望,曾品嘗過你外公食譜的食客們,吃到菜的那一刻認同的永遠都是你的外公,就算你的手藝超過了他也一樣,他們隻會認為這道菜本來就這麼好吃。”
“我不希望下一次再恢複意識時,是一個需要我重新適應的社會。”食譜說:“我會努力擴大感知範圍,為你找到更多可以謀求獎勵的任務,也請你繼續堅持,不要讓前期的努力白費。”
這聽上去蠻像一盆冷水潑下來,事實上聽完食譜的話,陸知新的感覺還好。
他是個頗有憂慮意識的人,否則不會在接受食譜前思考多次,也在房屋所屬權的問題上顯得次次退讓,等到他之前寫在食譜上的五十道菜都達到要求的滿意度後會怎麼樣,是增加新的食物配方,還是從目前一千的認可度上限升到一萬,閒來無事時他自己也做過推演,最壞的可能性想了一大筐,食譜說的這些,都到不了筐裡的程度,而且陸知新因為食客還能記得他外公的菜的味道,而感覺溫暖。
除了他自己,還有人記得外公,這就很足夠了。
他有心在答應食譜的同時過好自己的人生,那麼當然要給自己找一個上升的渠道,他跟著工會的雕塑班學習可不是為了轉行當雕塑工,而是想趁機練練食物雕刻手藝,學習擺盤讓一道原材料價值五塊的菜擺上桌能賣客人五十塊,還讓客人覺得值。
食譜給他指出來的上升渠道是追隨尋找現代的食物配方,那他當然也可以在空閒的時候去看一看做一做,他要達成自己的目標,不是非要按著一條道走到黑不可。
現代社會的生產資料似乎完全沒有保密一說,陸知新點進美食區前幾排名的美食視頻,不是米其林大廚最新力作還原,就是清朝禦廚食譜還原,各大網站的播主們競爭激烈的吸引著食客們的目光,要是覺得這些太高端,可以直接搜網紅店食物配方,後廚機密等關鍵詞看眾多後廚打工人告知的原材料工廠和配料操作流程,保準看完之後三天上手,五天熟練。
年節期間,美食播主的直播也好,短視頻也好,都是渲染著年的氣氛,陸知新點開看了前十秒,就被裡麵的溫馨氣氛提醒到,他還沒有給自己做今天晚上的晚飯呢,陸知新趕忙放下手機,打開冰箱給蝦、魚化凍。
過年嘛,怎麼樣都要年年有餘,年年有魚。
自己一個人吃,陸知新就做得少一點量花樣多一點,清蒸一小條鯧魚,小米辣,蒜泥鋪在上麵用熱油一澆,澆出滿屋子的嗆辣香,化凍的蝦一半剁爛放麵粉雞蛋做蝦滑,另一半蝦做椒鹽蝦,蒸鍋裡放了半碗生米飯頂南瓜,蒸熟後拌勻吃南瓜飯。
蝦滑湯、椒鹽蝦、清蒸鯧魚,麻團,米飯,再炒一個純素的青菜,陸知新把菜擺上桌,第一次認認真真的給自己做的菜拍了張照片發到朋友圈,配字:“在老家過年。”
同學群裡早已不知道發過多少輪紅包,陸知新往上滑滑,遇到還能點的就點開,結果運氣特彆好的撿漏了三個,三個都是運氣王。
“運氣王,發紅包!”同學群裡正在起哄不知道是哪個紅包的運氣王,自知撿漏了三個的陸知新把運氣王賺來的錢再放了幾塊湊個吉利的數字,在群裡發了出去。
“知新?不是在說你,你怎麼還發紅包了!”隻有四個人的舍友群彈出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