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2 / 2)

“尚不確定。”

黃祖不解,又問,“為何?”

諸葛亮笑笑,反問一句,“黃公可還記得,使君初到荊州之時。”

黃祖捋了捋花白的胡子,眉頭皺起。

劉表初來荊州,這與江東有什麼關係?

黃祖不解,不耐煩道:“賢侄,你就直說吧。”

身旁的黃月英也搡了諸葛亮一把,示意他彆吊著伯父胃口了。

“昔日使君初到荊州,荊襄各家出謀的出謀,出錢的出錢,出兵的出兵,短短時日,便助使君坐穩南郡,黃公可還記得當時情景?”

被諸葛亮這麼一提醒,黃祖好像懂了。

當初荊州大小豪族各據一方,內鬥不斷,且各地遍布宗賊,盜匪,弄得各家也都焦頭爛額。

不光這些,當初還有南陽袁術,正對南郡虎視眈眈。

這時,劉表來了。

荊州各方力舉劉表,出錢出人,不光對內肅清了南郡各種宗賊盜匪,而且還團結在劉表身旁,一起對付袁術派來的孫堅。

也是在襄陽一戰中,黃祖所部射殺孫堅,與江東孫氏結下殺父之仇。

黃祖懂了。

江東如今的情況,正好似昔日之荊州,內憂外患。

而如今的荊州,劉表與他,恰似彼時袁術麾下之孫堅。

“嗬嗬,有趣!”黃祖忽地發笑,“此時之江東,恰似彼時之荊州,此時之黃某,恰似彼時之孫堅,我成孫堅了,哈哈哈!”

黃祖覺得諸葛亮這個比喻,實在是太貼切了。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再往深處點的,荊州內部的那些歪歪繞繞,他這個坐鎮江夏多年的黃氏之主,肯定比諸葛亮更清楚。

不消彆的,荊州暫時穩定之後,看看蔡氏與蒯氏就知道了。

劉表與蔡氏結合最為緊密,卻也最為忌憚,而蒯氏因為章陵與南陽之緣故,屬於分贓不均,最後狗急跳牆投曹。

相對蔡蒯兩族,黃氏據江夏,反而最為完整穩固,算是各方默契,因為劉表與荊州各族都需要他抵禦江東。

曆數荊州往昔,黃祖不由記起一些往事,眼中又湧現一絲渾濁。

兩位晚輩看著他。

“伯父。”黃月英輕喚一聲,將他從回憶中拉回。

黃祖苦笑一聲,也不掩飾,“適才想起射兒,昔日擊敗袁術,所倚仗者,便是江夏水軍,射兒那會自江夏從陸路出擊,多次截斷孫堅糧道,挫敗其圍攻襄陽之企圖,正因此,射兒被封章陵太守。”

這事,諸葛亮自是知道的,看黃祖苦笑模樣,諸葛亮心生一絲無奈。

人有少年得誌,便也有老年失意。

人最大的悲傷,大概就是白發人送黑發人吧,而人最後的失意的,大抵就是少年意氣,最終壯誌難酬吧。

“嘿。”黃祖擠出一絲笑意,“我算曉得賢侄意思了,此時進攻江東,或令江東豪族同氣連枝,反倒助了那孫權,這事,確實得從長計議!”

“黃公英明!”諸葛亮褒讚一句,又道:“江東內部豪族,此其一,孫策若遇襲身死,江北一眾兵馬,焉能置之不理?此其二也。”

黃祖心頭一亮,對呀,還有孫堅舊部,孫策自小與他們並肩作戰,他們都是信服認可孫策的。

還有孫策的知己之交周瑜,戰地袍澤太史慈。

孫策身死,這些人豈不會興師問罪。

黃祖越想越驚喜,此時出戰,可能會讓江東豪族與江北諸軍聯合扛敵,但若先坐視旁觀……

“哈哈!”黃祖再度大笑一聲,驅散心頭困惑與陰霾,若能看著江東窩裡鬥,想想也是蠻暢快的!

“聽賢侄一言,令某茅塞頓開,果然還是得多聽聽年輕人的意見!哈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