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英見這麼多親屬,有些拘謹,跟著諸葛亮一一行禮。
“快來坐快來坐。”諸葛巡一手請諸葛亮入內,一手將諸葛均直接揪了進來,臉上笑容洋溢。
諸葛氏的兄弟姐妹,都到齊了!
說起來,還承了孫策的福呢。
中午用過飯後,諸葛巡留諸葛冬與諸葛亮招呼二弟,自己則抽出身來,率先去見劉表。
州牧府,側堂。
諸葛巡將孫策的打算說出後,劉表麵色凝重地思索著。
良久,他才問諸葛巡,“子謙,依你之見,此議能納否?”
諸葛巡拱手道:“使君,相互征伐,相持不下,除了爭一口氣,太過勞民傷財了,若能借此消停,於使君,於荊州百姓,皆是好事。”
“可胤誼之仇……”劉表又提舊事。
諸葛巡明白劉表這句話的深意,這是告訴諸葛巡他劉表是重情重義之人,當然,最終是為了奪取豫章,重利與此並不衝突。
話說回來,叔父的仇,也不能算在孫氏頭上,那是西城縣豪族乾的。
想到這,諸葛巡忽然有一個特殊的念頭,但看著劉表,他選擇不說。
“子謙,你說與孫策停戰,命黃忠劉磐北上攻曹,如何?徐晃經此大敗,應該守不住潁川道了吧?”
“兩軍戰事,勝負難料。”諸葛巡笑道。
“子謙可真是滴水不漏,一聲不吭打個大勝仗,卻連戰報都不發來。”
對於劉表知道的這麼清楚,諸葛巡一點也不意外。
“使君,戰事尚未結束,文長還在前線戍守呢。”諸葛巡隻好打馬虎。
劉表臉上笑意更甚:“子謙還是說說看,我到底要不要接受這提議吧。”
諸葛巡不解,劉表這是何意啊?
荊州與孫氏的仇怨,明明是孫堅之死,和諸葛玄有什麼關係啊,諸葛玄又不是孫氏害死的。
劉表卻揪著這個不放,難道他想讓自己提要求?
諸葛巡一抬眸子。
“使君,此事事關重大,巡焉敢胡言。”諸葛巡繞了一手。
“那便先見見諸葛子瑜再說吧。”劉表說著一歎,“到底是胤誼的侄兒。”
諸葛巡腦中冒出一個問號。
今天劉表說話,格外困惑啊,提前通知他,怎麼感覺他給自己準備了一堆難題一般。
諸葛巡隻好拱手告辭。
今日之劉表,說話有些怪。
也不知道是不是諸葛瑾投孫策,讓他不高興了。
畢竟他覺得他對諸葛玄已經推心置腹,對諸葛氏已經百般照顧了。
諸葛巡離開後,堂後突然走出一人。
“停戰伐曹,黃兄以為如何?”劉表未見人,便開口問。
黃祖慢悠悠地走到右側跪坐下來,望向劉表。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即便談和已是尤為不易,聯手伐曹,主公敢將阿磐與漢升調去南陽嗎?”
劉表嘴角一抽,一句話就被黃祖問住了,他不敢。
所以聯手伐曹,基本沒戲。
黃祖哼哼一笑,“主公,你不信,我也不信。”
“那黃兄以為,如何是好?”劉表對黃祖一直以兄相稱,十分尊敬。
“孫策既主動求和,必然北方戰事焦灼,主公何不趁機提出幾個條件。”
“黃兄可有建議?”
黃祖看著劉表,神秘地笑著。
劉表眉頭一皺,“嗯?”
“其一,江東水軍,當退出江夏水道。”
劉表麵無表情,這第一條,是給他黃氏提的。
“然後呢?”
“其二,主公不是對胤誼之死一直耿耿於懷嗎?不如趁此機會與孫策密謀,得一個複仇之機,如此,諸葛氏那幫小孩,豈不更忠於主公。”
劉表不由眸光一亮,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諸葛玄的死,一直沒給諸葛氏一個交代呢。
“黃兄所言,甚合我意!”劉表道。
“哈哈哈。”黃祖大笑,“我與諸葛胤誼無甚交情,不過我倒是挺喜歡諸葛子謙的,聽說他剛到章陵就打了個打勝仗,勝了徐晃與郭嘉,嘖嘖,真乃英雄出少年!”
劉表也訕訕一笑,你喜歡,我還喜歡呢。
要不是我喜歡,他能這麼耍威風?
劉表忽然覺得自己也很厲害,知人善任,獨具慧眼!
兩人暢聊甚歡,聊罷諸葛巡,黃祖又聊起他黃氏女婿諸葛亮。
“聽承彥言,日後諸葛亮之成就,不輸其兄長,承彥可真是尋了個好女婿!”
劉表嘴角一扯,笑容逐漸消失。
兄長英雄出少年,是蔡氏女婿。
其弟將來成就更甚,是黃氏女婿。
他沒女婿。
翌日一早,諸葛巡領著諸葛瑾拜訪劉表,算是正式接見。
州府堂上,諸葛巡一瞥,發現鄧義,劉先還有宋忠等一眾幕僚從事皆在。
連黃祖竟然也在,對上諸葛巡的目光時,他還十分友善地笑。
“章陵太守諸葛巡,見過使君。”
“揚州牧殄寇將軍長史諸葛瑾,見過使君。”
諸葛巡聽二弟這稱呼,不由眉頭一挑,不明覺厲。
“我家將軍命屬下前來,乃為與使君修好,同伐曹操,此乃我家將軍書信。”
說著,諸葛瑾呈上一支銅製信筒。
傳到劉表手中,劉表大自看了一遍,與諸葛巡先前所說相差無幾。
劉表直接跳過了立威與恫嚇這些對待敵使的前戲,畢竟是諸葛玄的侄兒,諸葛巡的弟弟。
“孫……”劉表剛啟齒,發現他叫不出孫使君或孫將軍。
揚州牧差不多是孫策自封的,殄寇將軍沒記錯的話是袁術表奏的。
“北方戰事焦灼,為匡扶天子,共抗曹賊,表願接受孫伯符之提議但是……”
劉表甚至都沒有停頓就加上了轉折。
“表亦有兩個條件。”
諸葛瑾心有準備,道:“在下洗耳恭聽。”
“數年前,豫章太守諸葛玄遭叛軍襲擊,死於非命,表曾一度派軍攻打,欲為諸葛太守複仇,不料,打跑了劉繇,卻來了孫伯符。”
劉表語氣變得戲謔,“貴使應該知道此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