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當世猛將(二合一)(1 / 2)

諸葛巡立於廊下,望著院中蒼茫天色,白茫茫的水汽充斥視野。

連日的大雨,令諸葛巡心有憂慮,不說洪澇是否會發生,僅是如今結穗期的粳稻,泡久了水,對產量也是有很大影響的。

“老師,劉府君捎來口信,說攻取宛城的準備,皆停下了。”

馬良在後頭輕聲彙報,私下之時,馬良多以老師相稱,不說他拜入諸葛氏門下,眼下他也正在和諸葛巡學習阿數與算術呢。

在他慢慢接受這種新式的計數和計算方式後,開始發覺它的奇妙,心中對諸葛巡也是增添幾分崇敬。

“天不作美,隻怕此次進取宛城,要無疾而終了。”

諸葛巡依舊仰頭望天,發出一聲感慨,他本不太看好這種乘興而起的戰事,但也沒想到,會遭遇一場大暴雨。

“說不定,過兩天雨就停了。”馬良道。

“但願吧,傳書範永,讓他這幾日辛苦一番,巡視一下各處水情,若有災情,及時上報。”

“喏。”

馬良領命退去,諸葛巡繼續觀雨,心有所思:也不知道這等大雨之下,袁曹之戰如何了。

···

雨又下了整整一日,申時末分,天色已是昏昏沉沉。

宛城南,劉張聯軍帳中,張允坐於一旁,一手杵著下巴,望著營帳外發呆,劉備則端坐在張允對麵,低眉思索,看不出他在想什麼。

關羽立於身側,認真地捋著他的長髯,張飛則在營門口踱步,不時伸出頭張望雨有沒有停。

“這鳥雨,真能下,整年的雨都放在這幾日下完了。”張飛嚷嚷著。

“三弟,這天要下雨,也怨不得。”關羽頭也不抬地回了一句。

“堆了幾日的土坡,全垮了,莫非天意助曹!”

劉備抬起頭,喝斥一聲:“三弟不可胡言!”

然後望向張允,笑道:“立公兄,這雨一直下下去,亦不是法子,不說攻城不得,目下就連跨江輸送糧草都十分困難了。”

張允回神,麵露不甘,“難道就這麼算了?”

劉備無言以對,目下袁紹與曹操戰況正是焦灼之時,劉備很想在南陽打開局麵,以應援袁紹。

甚至,若是戰況進展順利,還有機會進兵許都。

沒想到宛城的高牆,就將他攔住了。

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實心中都清楚,耗下去不是什麼好事,但雙方的不甘心幾乎都寫在了臉上。

“要不,問一問諸葛先生的意思?若糧草能送,便堅持下去,若是困難,再從長計議吧。”劉備提議。

從長計議,基本上就是沒戲了。

張允點點頭,“也隻好如此了。”

於是劉備親自執筆,給諸葛巡寫信,寫到一半,忽有一名渾身浸透的兵士衝入營中。

“劉府君,張都尉,大事不好,淯水……決堤了,大水已經淹了部分營區,正朝這邊蔓延!”

劉備執筆的手忽然頓在空中,尤是難以置信,卻也知道此事的後果。

營區若是淹了,莫說進攻,連待都待不下去了。

“將士們如何?”劉備連忙問。

“部分人被水衝走了,下落不明。”

劉備不再多問,不由分說冒雨走入馬棚,開始解馬。

這等事,彙報是彙報不清楚的,損失如何,劉備打算親自看看。

南陽地勢平坦,不會形成什麼席卷的大水勢,劉備是如此判斷的。

關張見狀,也連忙跟上,騎馬追著劉備而去。

張允麵露憂色,又問了一句:“被衝掉的營,是哪一軍的?”

“是劉府君帳下兵馬。”

張允輕喘一息,鬆了口氣。

不是自己麾下兵馬就好,然後召來數人,命他們前去營中通報,將營改紮到坡地上去。

劉備在大雨中疾馳,朝著東麵最外圍的營地而去,麵上水流如注,也毫不顧及。

直到到達營地,才看到泡水的營地,這地方,差不多是整塊營區地勢最低處,此時營中水位,差不多已經及膝。

營內到處是木頭,草料,帳布等等各種各類的漂浮物,營中兵士也是狼狽不堪,好像吃了一場大敗仗。

“傅軍侯呢?”

“軍侯帶人去查探水情了,還未回來。”

“營中可有傷亡?”

那名兵士搖了搖頭,“還未發現,不過失蹤了六十多人。”

劉備目光再度轉向水麵,可以想象,應該是第一波洪水來襲,猝不及防之下被衝走了,但是因為南陽地勢平坦開闊,水勢不急,而且蔓延開後,便開始徐徐上升。

可即便如此,還是給營地造成了巨大的麻煩。

“速速派人尋找失蹤之人!”劉備下令,隨後勒轉馬頭,正欲往東,便見傅士仁率十數騎回來。

傅士仁見是劉備,連忙上前,拱手稟報。

“主公,淯水河堤並非自行崩潰,而是被人故意破壞,沿途道路,莊稼,幾乎儘數被毀。”

劉備心頭一驚,竟是有人刻意為之。

那麼是誰,也無需多想了,除了駐守宛城的駱青,還能有誰。

“想不到駱青為守宛城,竟枉顧百姓死活,轉眼就能收割的莊稼,可惜……”

傅士仁接著道:“淯水還在繼續外灌,河堤多數皆有崩潰征兆,主公,我軍得……得撤。”

傅士仁十分為難地提議道。

劉備麵露慍色,如此局麵,已非人力所能阻。

“士仁,將你部人馬入他營暫歇,至於東西,能收回多少,便收回多少吧,失蹤兵士,務必儘心尋找。”劉備大聲道。

“喏!”傅士仁沉聲領命。

關羽策馬上前,“大哥,不如還是先撤吧,萬一再淯水決堤,全軍危矣。”

“嗐!”劉備重歎一聲,噴出一道水汽,他捋了捋粘在臉上的胡須,重重地點頭。

“事到如今,已不是攻不攻的問題了。”

下半句“不得不撤”沒有說出口,是劉備最後的倔強。

···

宛城南門,城樓簷子下,郭嘉極目遠眺,隱約可見劉備張允大營之中,已被大水淹成一片水麵。

水麵上人頭攢動,已不是前幾日那般安寧景象。

雨小了些,郭嘉與駱青才能勉強得見。

“祭酒妙計,果真不日退敵,駱青佩服不已!”駱青心情愉悅,嘴裡對郭嘉也不吝溢美之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