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縣一夜大火,將袁軍渡船燒得乾乾淨淨。
與雒陽北門城下的屍山血海比起來,平縣渡口激戰的千餘傷亡,顯得十分微不足道,但因這一把火,袁曹兩軍卻忽然有一種攻守異形的感覺。
大火第二日,曹操便收到袁軍士氣低落,糧草斷絕,有潰散之征兆,而且有幾支兵馬,甚至部分已經開拔。
善於抓機會的曹操,又如何能錯過這麼好的機會,當即召集文臣武將開始商議對策。
大火後的第三天,大雨。
這場雨,一直從河南下到潁川,下到南陽。
郭嘉坐在馬車之中,望著逐漸小去的雨水,車窗之外,滿是雨水洗滌過的新綠,空氣中有一股彆樣的清新之味,又好似夾雜著淡淡的泥香與稻香。
郭嘉深吸一口,不由沁人心脾。
他忽然覺得,除了酒色之香,這山河之香,也蠻有滋味的嘛。
“奉孝先生,左手邊是去舞陰,右手邊是去宛城,我們去哪?”
郭嘉好好思量了一番。
諸葛巡雖占據了比陽縣,舞陰暫時無虞,而宛城現在卻被大軍圍城,駐守宛城的駱青,是原劉表麾下的籍籍無名之輩。
“去宛城吧,沿淯水走。”郭嘉下令道。
車夫一身蓑衣,雙腳浸在雨中,一雙草鞋已濕透,皮膚也脹白。
馬車之後,還有百餘騎兵。
郭嘉派了十多個前去探路,自己則順著淯水道南下。
新野縣,這幾日可把諸葛巡忙得夠嗆。
因為糧草特彆備用糧草,不能弄濕,甚至不能受潮,三軍糧草必須妥善安置,新野縣府糧庫放不下,諸葛巡四處協調,借了不少空置的糧倉,總算安置了下來。
還好自己回來得及時,這事讓馬良來辦,肯定是辦不妥的。
軍中人認馬良,是因為認諸葛巡,但本地的這些豪族,就算諸葛巡的麵子,也未必買賬。
不過,這一番交際過後,使諸葛巡對新野的豪族勢力,也有了幾分了解。
連日大雨讓劉備軍與張允軍也收縮起來,原本堆到兩丈高的土堆,被雨水衝刷,又矮了一截。
宛城城頭,駱青身披蓑衣,罵罵咧咧的巡視一遍城頭,從城頭望下去,宛城的護城河都滿上來不少。
除此之外,毫無異常。
駱青又罵罵咧咧地離開,忽然一人上前,在他耳畔低語幾句。
駱青眉頭一皺,一抹眉間滲漏的水注,隨手一揮,“軍師祭酒?”
一臉疑惑的駱青很是不解,曹操的首席軍師,不跟著曹操,隻身來宛城做什麼?
“那還等什麼,快放入城來啊!”
萬一在城外被劉備張允魏延的遊騎碰到可麻煩了。
“等等!”駱青突然叫住那人,“我親自去迎!”
駱青在南門巡視,因為劉備張允聯軍駐紮在南邊,而郭嘉出現在東門。
很奇怪,從雒陽來,應該從北門入才對。
東門打開,駱青看著煙雨朦朧的城外,一輛馬車,被兩縱騎兵拱衛在中,最後的騎兵,則隱沒在煙雨之中。
駱青不由心歎,這等人物,這等風姿意境,果真有高人風範。
他當即下馬,迎向馬車。
“宛城守將駱青,特來迎郭祭酒入城。”
“有勞將軍冒雨而來,快些入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