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巡看著輿圖,繼續琢磨著,平氏縣與舞陰縣劃江而分,這江邊的比陽縣,更像是一座軍事塢堡,裡麵的兵馬隻要一過比水,便可隨意襲擾平氏縣。
彆看現在章陵郡被蒯氏霍霍得民不聊生的,但諸葛巡有信心兩年就讓它改頭換麵,到時候,隻怕會是我囤糧食鄰囤槍,我是敵鄰的糧倉。
看樣子,守土之賊也不是那麼好當的,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得把比陽縣弄到手!
有了這個江北支點,曹軍就過不了河了。
“阿良,若命魏延假意攻舞陰,實則趁徐晃回師舞陰之機,南下與徐庶一起奪取比陽縣,可行否?”
馬良執筆停住,思忖片刻,“府君,好計呀!不過如此一來,得先通知劉府君與張都尉。”
“戰局叵測,自是要隨機應變,還是我親自修書跟劉玄德與張立公說明吧。”
諸葛巡取過帛書開寫,馬良也直接更改命令。
書信發出之後,諸葛巡還有所不放心,“阿良,糧草之事皆以捋順,如今隻需按部就班發放,我打算去一趟平氏,由你坐鎮新野督糧草,可有信心?”
馬良先是一怔,臉上明顯掠過一絲慌亂,這也是這般年紀的正常表現。
總督糧草的權力可不一般,相當於前線將士的肚子,都彆在了他的腰上。
這幾日都是馬良在做這件事,但那是他身後有諸葛巡。
馬良的能力自是沒有問題,諸葛巡想看看馬良有沒有這個膽量和擔當。
這種獨擋一麵的素質,基本取決於性格,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培養什麼的,也不是短時間能培養出來的。
諸葛巡耐心地看著馬良,眼中似有期待。
“府君,如此是否有違規製?”
“你是代我掌督糧草,此事職責依舊在我。”諸葛巡道。
“馬良資曆尚缺,恐難勝任。”馬良說著抬起頭,“不過既是府君授意,馬良便是不吃不睡,也不會貽誤半分糧草。”
見馬良目光變得鎮定,諸葛巡笑笑,起身從劍架取過佩劍,遞於馬良。
“拿著,執此劍便如本督軍令,有不從者,以此劍誅之,我會留一百部曲,為你撐腰。”諸葛巡說著,柔和一笑。
馬良雙手接過,目視諸葛巡,雙目晶瑩閃爍,心緒狂湧。
諸葛巡既是他的頂頭上司,亦是他半個師父,這等信任與提攜,馬良雖年幼,但也懂得。
畢竟明年都是可以取媳婦的年紀了。
其次是馬良沉穩持重的性格,加上那道白眉,有一種不屬於這般年紀的成熟感。
若喚作是馬謖,諸葛巡可能傾向於將他派去平氏長長見識,而自己來坐鎮新野。
見馬良敢於挑戰自我,諸葛巡心情甚好,拍了拍馬良肩膀,笑道:“人小誌大,隻需腳踏實地,必定前途無量!”
“多謝先生提攜之恩!”馬良說著已是提臀而起,由跪坐變成了跪立,正欲對諸葛巡行跪拜大禮,不過被諸葛巡生生製止住了。
他還是不太習慣彆人對著自己跪,在他的故鄉有一種說法,除子女外,一般是人走了才能被彆人跪的。
古代禮節確實樸素接地氣,比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願意教你的,提攜你的,真就是你另一個爹了。
安排好新野之事,諸葛巡立即啟程,帶著孫貴與部曲,直接朝湖陽疾馳而去。
不久之後,位於育陽西北的魏延接到軍令,便派人通知劉備張允,自己準備東渡淯水,進入棘陽縣地界。
棘陽隻有少量曹軍駐守,維持治理,對魏延造不成威脅,魏延也無意與之周旋。
按照諸葛巡軍令,直奔東北方向的曹軍重鎮舞陰。
棘陽守軍見到魏延,自然大為吃驚,連忙派遣快馬傳令,警告舞陰。
因為魏延的前部騎兵行軍較快,竟出現了魏延軍與曹軍傳令兵同一官道疾馳的景象,可惜距離過遠,不然魏延高地將他射落馬下。
翌日天明,諸葛巡從湖陽出發,趕赴平氏縣,而此時平氏縣北門外,卻有不少兵馬聚集。
隻不過他們不像是來攻城的,而是來野炊的。
將士們隨意地坐在地上,陣中升起不少炊煙,而實際仔細察看,便可發現人人持械配甲,目光警惕。
平氏城頭,徐庶與龔襲麵色凝重地看著曹軍軍陣,他們是天一亮便被匆匆叫醒,說曹軍已經兵臨城下。
“徐功曹,看樣子,曹軍是趁夜色悄悄摸到城下的,幸好未趁拂曉進攻,否則我等猝不及防。”
徐庶沉默地觀望著,以高見低,曹軍軍陣雖看著亂套,但他卻看出一絲微妙,心裡不由對徐晃多了一分忌憚。
此人有統兵之才。
即便在最放鬆的造飯之時,軍陣也沒有亂套,些許的混亂,更像是刻意為之。
在徐庶眼中,這不過是拙劣的破綻。
“隻怕拂曉之時,他們也是剛剛到此,與其貿然攻城,不如先原地休整,再者,騎兵快速突進,未必攜帶攻城器具。”徐庶解釋道。
龔襲眸子一亮,“功曹之言,令龔某撥雲見日,既然曹軍已是疲師敝旅,不如我等主動出擊如何?”
徐庶看龔襲一眼,不由一挑眉。
沒想到你還挺有勇氣,魏文長的部屬,果然名不虛傳。
“不可!”徐庶直言,“龔司馬雖勇,但我軍還是弱勢,還是借助城池防守為上。”
“對對對,還是守著好。”一旁的鐘縣令附和道。
徐庶不答應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他帶來的三百來號新兵,一未接受過訓練,二未能熟練使用諸葛連弩,隻有乖乖守城的份。
而大黃強弩,更是還在運來的路上,預計今日黃昏才會送達平氏。
要不是諸葛連弩操作簡單,便於上手,稍教一下就會,他還真不太有信心守這個城。
畢竟曹軍凶悍,他是見識過的。
“我料那曹軍初到,無攻城梯,即便臨時打造,也需一日,隻消過了今日,平氏縣便無慮了。”
龔襲與鐘昆一同看向徐庶,異口同聲開口。
“為何?”
徐庶側臉,神秘一笑。
“待到明日,徐晃不走,便是第二個曹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