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水南岸,襄北渡口。
數日準備,即將開赴。
客友惜惜,渡船催發。
諸葛巡赴任,劉表親臨渡口相送,上一位享受如此重視的,是諸葛玄赴豫章,那次作彆,成了永隔。
見故人從子承其誌,劉表心生感觸,不由覺得歲月催人,愈老愈念舊。
“使君親至,巡甚惶恐,江邊風大,使君還是早回吧。”
“子謙保重!”說著看看諸葛巡身旁的諸葛亮和諸葛均,“子謙放心,諸葛氏吾會多加關照。”
諸葛巡拱手致謝,“多謝使君。”
而後看向一側,蔡蔻正與黃月英和劉璃聊得起勁,於是又衝劉表一拱手。
小動作落入劉表眼中,開口喚道:“阿璃,子謙該啟程了。”
三女依依惜彆,人走開了,手還拉在一起,直到距離過大才分開。
諸葛巡目光掃過眾人,對來送行的人道:“諸位親至,巡不甚感激,送君千裡終須一彆,諸位若得空,可來章陵遊玩。”
最後目光在落在三弟身上,點頭致意,一切皆在不言中。
諸葛巡衝劉表告辭,目光對上劉表,也與劉璃對了一瞬,旋即回頭上船。
目送人群之中,忽然走出幾人,跟著諸葛巡上山了。
劉表一怔。
“這……不是崔州平,徐元直,孟公威麼,怎麼也上船了?”
“興許是搭船吧。”劉璃隨口一說。
劉表自知這不可能,他疑惑地望向諸葛亮。
諸葛亮明白劉表困惑,簡單解釋:“諸位先生自願助兄長一臂之力。”
劉表旋即望向諸葛巡身側的石韜,“石先生怎未去?”
石韜一身葛衣,這是他方便下田所穿,雖有些不修邊幅,但眸光明銳,很有精神,他衝劉表拱手,“石某倒是想去,隻是先生說我留在隆中更能發揮才學。”
劉表眼皮一跳,石韜言外之意,他是在為諸葛氏做事?
還有崔鈞徐庶孟建,峴山四傑,連他的征辟都置之不理,為何會去相助諸葛巡區區一太守?
劉表覺得匪夷所思,其中自有深意,這個諸葛巡,竟還背著自己藏著這一手!
劉表心中閃過瞬時的不悅,不過很快眉開眼笑,衝石韜道:“以先生才學,屈居隆中是否大材小用了些?”
石韜沒有多想,一本正經地回:“先生所授已令石某受用半生。”
劉表聽得摸不著頭腦,隻覺得諸葛巡有些過份厲害了,諸葛亮等人拱手作彆,最大的親友團旋即散去。
劉表迎著烈烈江風,衣袍鼓蕩,烈烈作響,他思緒覺得有些淩亂。
“阿爹,你怎麼不給我封個官,南陽來回,先生可是毫毛不損。”
劉表一瞥女兒,眉頭一皺,“胡鬨!”
·
迎江渡水,船頭十分熱鬨,他們會坐船進入淯水,然後在蔡陽縣的渡口登岸,再走陸路經蔡陽縣前往章陵。
車馬慢行,約莫三日。
船是自家的新船,還能聞到新木香味,諸葛巡不願去船艙中悶著,便帶頭直接坐在了甲板上。
徐庶崔鈞等人亦是不拘一格,學著諸葛巡模樣率性一坐。
幾人已經知道諸葛巡對他們的任命,不得不說,還挺貼切的,特彆是孟建,督郵真的挺適合他的。
至少峴山四傑加上諸葛亮都是這麼認為的。
“諸葛府君,此行章陵,可有方略?”崔鈞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