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後。
經過緊鑼密鼓的準備,劉表命蔡瑁為主將,領兵一萬,以水軍進兵新野育陽二城。
用意很明顯,其一策應穰城,其二可伺機斷曹軍後路。
魏延以校尉之銜,領了一營兵馬,隨軍出征。
臨行前,諸葛巡好在將趕製的十架大黃強弩給了魏延,一並帶上。
穰城以北,曹洪在穰城十裡外紮營,於穰城安眾成三角之勢,一邊打造攻城用具,一邊等待潁川方麵的徐晃援兵。
等曹洪探得蔡瑁北上育陽的消息時,徐晃也已經過了宛縣,在曹洪身後了,而且徐晃乃是奉曹操密令南下的,這個消息,荊州軍是尚未知曉的,包括張繡。
穰城中,與曹洪對峙數日的張繡有些惱火,原本曹洪一到,他就打算率軍出擊,但被軍師賈詡勸阻,不了了之。
而且賈詡的建議一直是按兵不動。
雖然心有惱火,但張繡對賈詡還是言聽計從的,每一次聽從,都能痛擊曹操,兩次差點都將曹操的命留在南陽了。
“軍師,如今蔡瑁兵至,是否可以對曹洪用兵?”張繡詢問意見。
賈詡還是那句話:“將軍隻是代駐穰城,沒必要與曹操拚命。”
張繡身為一介武人,還是西涼武人,對這種不講武德義氣之事,還是不悅的,他搞不懂,明明賈詡也是西涼人,怎麼一點也不豪邁爽直呢。
瞧張繡的急躁模樣,賈詡笑而不語,上一個急不可耐的,墳頭草都幾米高了。
不對,可能墳頭都沒有。
“將軍,去歲郭將軍慘死,今歲正月,李傕將軍被夷滅三族,與曹操為敵,此皆慘痛教訓。”
張繡默不作聲,賈詡的話,他還是聽的,而且張繡知道,殺李傕的,是段煨,連他也降曹了。
張繡躍躍欲試的身子終於安然坐了下去,長籲一口氣。
“便依軍師之言,按兵不動吧。”
張繡話音剛落,門外一陣急促腳步傳來,“報,蒯越將軍傳書。”
書信呈上,張繡一邊打開,一邊走向賈詡。
“軍師,蒯將軍說蔡將軍已到育陽,約我今夜率軍劫曹洪之營。”說著,將書信遞給賈詡。
賈詡接過,掃視一遍,“既是蒯將軍相邀,將軍當從之。”
“可軍師不是說,與曹操並非死仇嗎?那蒯越才是殺害叔父之人!”
賈詡麵色如常,淡淡道:“將軍莫要忘了,如今身是荊州之將,若將軍決計複仇,便修書一封給曹洪,投誠與曹操,如此便無須理會蒯越書信了。”
張繡嘴角抽抽,怎麼反叛這種天大之事,在賈詡口中能說得如此輕鬆寫意。
張繡指使手下,“通知蒯將軍,繡今夜同去劫營!”
……
(求推薦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