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相約劫營(1 / 2)

翌日,諸葛兄弟起了個早,乘著東升的日頭趕往牛山。

途徑黃氏彆苑時,諸葛亮去接上了黃月英。

諸葛巡心道:她是技術骨乾,是技術骨乾之一!

牛山上山的道路修得平坦且舒緩,方便運送物資,且直通牛山深處,那個叫隆中的地方,隆中再深入,便是雄偉的荊山,屬於大巴山脈。

諸葛巡一個人騎馬在前,路上每有人撞見,都會恭敬的行禮,牛山有九成以上的人,來自南陽流民。

他們因戰亂流離失所,原本的下場是淪為豪強的奴婢或佃戶,但諸葛巡收留他們時卻特彆強調,雙方是雇傭關係,他們想離開的時候,隨時可以離開。

然而在這亂世,在一個有吃有住有尊嚴的地方,腦子秀逗了才會離開。

不僅不離開,他們還往家鄉捎信,要老鄉們也過來投奔諸葛巡。

諸葛巡也是無奈啊,首先我沒有強迫他們,不是你們想的那種銷。

大家都是自願的,這就是民心向背啊。

路上所過之人,投向諸葛巡的目光都是尊崇,諸葛巡也漸漸習慣了,有些東西,一時半會是改不過來的。

或許某一天,諸葛巡提一提他們的房租,再拉一拉本地的糧價,這種尊崇就會淡了,作為兩世的基層工作者,諸葛巡敢說自己太懂他們了。

回頭瞅了一眼,後麵的馬車徐徐跟著,從黃氏彆苑出來,諸葛亮就鑽進了黃月英的馬車。

車窗的簾子收起,黃月英看著沿途連片的屋舍,眼中流露出驚歎神情,她記憶中的牛山,可是一片荒野青山,才過了多久,卻是一座偌大的聚落了,規模已然超過黃氏彆苑。

諸葛亮在一旁,如數家珍般地介紹,“這片都是民居,供兄長雇傭之人居住,兄長發給他們酬勞,他們再以酬勞支付屋租,購買糧食等物件。”

“前麵便到了工坊區,那間大的就是製造連弩的,邊上平掉的空地,預備建大黃強弩工坊。”

見諸葛亮對兄長的造物成就頗為自豪,黃月英嘴角嫣然,似乎也為他高興。

馬車停下,兩人俱下了車,諸葛巡騎馬先到,孫和在旁布置,試驗已準備就緒。

諸葛巡打量著眼前的巨弩,約半人高,弩臂視角稍仰,一看就需要兩人操作。

兩百步外按照要求放了一扇豬肉,一塊箍鐵木盾,還有一輛廂車。

諸葛巡與諸葛亮主要是來觀摩的,畢竟這東西名字帶“黃”。

試驗也簡單,先觀摩操作射擊,然後察看破壞力,孫和親自操作,三個目標,射了五發,命中率還行。

至於破壞力,基本符合諸葛亮昨夜描述,半扇豬肉不僅輕易洞穿,而且骨骼直接崩斷,肉更是搗爛一片,基本上對戰馬的殺傷是足夠的,盾牌被射得開裂,但箭頭強度不夠,崩壞了,至於加強過防護能力的廂車,隻是稍稍損壞了木板,未能洞穿。

“不錯!弟妹所創,大獲成功,阿和,立即打造工坊進行量產!”諸葛巡宣布。

聽得諸葛巡的稱呼,黃月英頓時羞紅了臉,又為大黃強弩的最終定型感到高興,羞羞地笑著,煞是好看。

驗收完大黃強弩,諸葛巡三人又去鐵匠工坊瞧了瞧,隻是剛進一會,黃月英便溜了。

隻因天氣炎熱,鐵匠們都是光膀上陣,鍛打聲,鼓風聲,淬火的呲呲聲,聲音淩亂喧鬨,氣味十分難聞,這種工作環境,完全可以用極端惡劣來形容。

諸葛巡默默退出去,感覺良心有點痛。

“阿和,今日起,六月至九月,凡在鐵匠工坊勞作之人,每日酬勞增加五錢,號高溫補助,另外,將工坊兩頭貫通,增加通風。”

“唯!”孫和領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