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克複中原》全本免費閱讀
呂範悻悻而回,徑直回到館舍。
“先生,就這麼放棄,豈不有負主公之托?”親隨道。
呂範笑笑,“你懂什麼,初見不過是試探,吾觀呂布已有意向,隻是陳宮老謀深算,對條件尚不滿意罷了。”
“還有轉機?”親隨說著,給呂範奉上了茶水。
呂範接過一飲,嘖嘖兩聲,“說不定,轉頭就來尋我了。”
話音剛落,門外傳來護衛的聲音,“呂先生,陳公台求見。”
呂範眼眸一亮,得意地看一眼親隨。
“先生真乃料事如神!”
親隨奉承一句,連忙上前開門。
將陳宮迎入屋內,陳宮也不再是板正臉色,而是和善好些。
“館舍簡陋,先生多擔待。”
陳宮先是拱手寒暄一聲,呂範拱手回禮。
“不打緊,吾等為主公辦差,奔波無休,餐風飲露,早習慣了。”
“先生深受孫將軍器重,委以重任,先前堂下議事,陳某亦為主公計,還望先生見諒。”
陳宮說話委婉,呂範已聽出其來意。
陳宮在堂下公然唱反調,也是為了呂布,各為其主,無可厚非。
“不知公台來意?”
“江東欲讓溫侯征討諸葛巡與劉備,也不是全然不行,自當需要付出一些代價。”
“哦?公台儘可直言。”
陳宮輕笑一下,便開口道:“首先,孫賁將軍占據的下邳東城與廣陵堂邑,江東需歸還徐州,其次,入久九江作戰,所需糧草,需由江東供給。”
呂範心中一喜,陳宮講的條件,很中肯,來之前,孫權已有了放棄二縣的心裡準備。
如今九江都難保了,下邳與廣陵的地盤,還是先緩緩吧。
不過呂範還是做出一副為難的樣子,言辭艱澀。
“茲事體大,呂某不敢擅做主張,不過二地本就是徐州之地,戰亂之中由江東代管,如今徐州並無戰事,呂某定說服主公,歸還溫侯。”
陳宮心中有數,也跟著呂範笑,兩人各懷心眼,卻也是初步達成了約定。
“陳某定說服溫侯,為江東出兵。”
“呂某亦會說服主公,事成之後,歸還二縣。”
“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陳宮離開,再去麵見呂布,說明其中利害,呂布聞言大喜。
想不到除了收的財帛,還能收回二縣,再加上由江東供給糧草,已遠超預期。
“不愧是公台呐,多虧堂下某未答應於他,不然豈不白白錯付。”呂布連連誇讚陳宮。
“奉先,那麼此戰,可就定了。”
呂布點頭,“此戰好處頗多,打了!”
···
九江郡,壽春縣。
諸葛巡理清官府文書籍冊,對這九江,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總的來說,意外又驚喜。
不光光是孫賁收刮所存的壽春府庫,最具價值的,當屬淮水沿岸地帶的數十萬頃良田。
以及,九江安定這些年,接收了不少從豫州徐州南逃的流民,彆的地方是人口銳減,九江這幾年,是人口劇增。
對比之後才知道,短短幾年,九江的人口甚至超過了袁術霍霍之前。
諸葛巡笑著說,“三弟,這孫賁,也不儘一無是處,捐稅雖重,但百姓至少能安穩種田,相較南陽與汝南,還有廬江,都好上不少。”
諸葛亮靜坐一旁,觀摩輿圖,笑著回:“兄長眼光卓絕,遠在章陵,便相中了此地,目下,即將得償所願。”
諸葛巡撇開案牘,走到諸葛亮近旁,也湊近輿圖來看,上麵被三弟做了不少標記。
“三弟,九江越好,江東越不肯放手,廬江郡或許可以割舍,但這九江郡,為兄隱隱覺得,孫權要與我板命。”
“兄長勿慮,江東軍於豫章與廬江相繼失利,加上孫策之死,陳武李術之降,已無戰心,隻要文長能速取合肥,兄長便無甚憂慮了,此戰關鍵還是速取合肥。”
諸葛巡看了眼輿圖。
合肥正好位於淮水與江水中間區域,恰恰又臨近肥水與施水,真可謂四通八達,難怪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三弟,再穩妥些,你跟黃公說說,讓甘寧來幫幫場子。”諸葛巡建議道。
諸葛亮倏然一笑。
“兄長,弟已去信了,不止甘興霸,九江若有異動,豫章黃漢升亦會擇機進兵贛東,奪取豫章全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