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奉行伏波將軍故事(2 / 2)

“舍弟說賀兄拓土建縣,護民一方,我與舍弟對賀兄之舉皆十分佩服,大爭之世,百姓塗炭,流離失所,正需賀兄這般的能人誌士。”

賀齊聽出一絲意味,覺得諸葛巡接下來就要勸降招攬他了。

隻不過他早立誌報效孫策,至死不渝,投降也隻是為了將士。

所以他是不會同意諸葛巡的招攬的。

賀齊依舊沉默著,等著諸葛巡開口,卻見諸葛巡突然站了起來。

“賀兄既一切安好,巡便放心離開了,

告辭。”

諸葛巡主動告彆,一言未發的諸葛亮一直麵帶笑意,也跟著兄長拱手。

賀齊也不自覺的拱手回禮,腦袋卻有些懵。

諸葛太守來這一趟,就為了告訴他要添衣加炭?

見諸葛巡轉身,他突然追問了一句,“諸葛府君。”

諸葛巡回眸,二人對視。

“府君何往?”

“汝南黃巾成亂,實則皆是苦難百姓,天氣漸寒,巡去平亂賑災。”

說罷,諸葛巡衝其微微頷首,便自行離去。

賀齊怔在原地,心頭好似受了某種衝擊一般。

袁紹曹操鬥得你死我活,江東荊州勢同水火,這天下有幾人會以百姓為念。

諸葛巡不是荊州的太守嗎?

荊州不是和江東作戰嗎?

拿糧食去汝南賑濟黃巾?

賀齊心有所動,好似體悟到一絲諸葛亮的用意了。

他突然發現,他現在對複陽有不少了解,卻對諸葛巡知之甚少。

“小盛,諸葛府君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突然問盛三。

“府君呀。”盛三想了想,“賀先生知道距此地不遠的那戶大宅麼?”

“蘇家?”

“不錯,蘇家本是複陽第一大族,田地漫丘,奴仆成千,可知後來如何?”

賀齊自然聽說過蘇氏沒落之事,隻是不具體。

“如何?”

“府君來後,依律將蘇氏田產儘數查沒,而且是加倍賠償,蘇氏所有奴仆都恢複了自由身,人人都分到了田地,似這種事,府君在章陵郡各個縣,都乾了。”

盛三身為縣府小吏,也是揚眉了一把。

賀齊徹底無語了。

類似殺豪強之事,他不知乾過多少,然而那些繳得的田地,卻是用來分給另外那些支持孫氏的豪強的。

誰會分給那些奴隸流民呀。

···

三日後,魏延軍到達複陽,且未作停留,便直接順淮而下,開赴汝南。

諸葛巡與諸葛亮告彆家人,隨軍出發,諸葛兄弟與家人約定。

跨年之前,凱旋回來。

兵馬渡過月水之後,依然有一段起伏丘陵之地,直到進入淮水轉折之地,前方視野,忽地開闊起來。

“兄長,這一片,皆可算作鴻隙陂,此地生產常為世家所壟,以莊園為主,而非碎地,其中有不少,幕後皆指向袁氏。”

袁氏基本盤,不好意思袁本初,拿來吧你。

“沿途所見,荒草叢生,如此良田荒廢,著實令人惋惜。”諸葛巡感歎。

就因為是三不管地帶,大家都不約而同選擇了搶。

於是越來越少的人選擇種,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搶,所以這一帶的黃巾餘孽,一直存在。

諸葛巡沒想到都建安年間了,自己還能攤上黃巾之事。

一路無阻,兩日後諸葛巡到達瀕臨淮水的安陽縣。

按區位,這裡本該是汝南郡防守江夏方向的重鎮,而現在——

諸葛兄弟率軍長驅直入,沒有絲毫抵抗。

街麵上隻有數人行走,他們不時投來怪異的目光。

諸葛亮則開始分享他做的功課。

“兄長,光武皇帝曾封雲台二十八將之一的吳漢兄長之子吳彤為安陽侯,正是從此。”

“亦有故事之地,想不到如今如此凋敝,文長,留一隊人建哨,我們接著走。”

“喏!”

又沿淮水行一日半路途,到達新息縣。

終於碰上了一座有生機的城池,魏延的兵馬一靠近,新息城門就閉上了,甚至城外留下了許多沒入城的平民。

諸葛亮又適時科普。

“兄長,光武皇帝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