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興衝衝去了。
望著步伐飛快的黃祖,諸葛亮輕輕歎息一聲。
“攻心之計,不得已而為之,如兄長所言,百般手段,殊途同歸,僅一戰就有成千上萬的人死去,些許算計,何足道哉。”
···
襄陽,陽光明媚。
劉表開府議事。
一眾幕僚皆至府中,劉表十分滿意地宣布了豫章大戰的勝利以及南陽攻取宛城的戰績。
捷報一傳,堂下一陣嘩然。
這兩場勝利,在整個劉表執掌荊州的歲月裡,都排得進前列
。
攻占豫章,正麵挫敗江東兵馬,這成就怕是比收服荊南四郡還要來的卓著。
畢竟前者的敵人是宗賊與蠻族,而後者,可是有無敵之勢的孫策軍,含金量天差地彆。
劉表昨夜想了很久,最終想出一個主意,打算今天放出來討論討論,看看大家意見。
“先說宛城之勝,此戰由章陵太守諸葛巡主導,章陵都尉魏延主攻,章陵與南陽,原本就是一體,表曾對諸葛巡許諾,若其攻下一縣,便將此縣劃入章陵,直到收複整個南陽,諸位以為可行否?”
治中鄧義率先發表看法。
“章陵郡本屬南陽,並無不妥,若諸葛巡真能收複失地,改為南陽太守即可。”
彆駕劉先道:“使君已封劉玄德為南陽太守,一郡之地,焉能有兩個太守?”
“是呀,這不合禮數呀。”
不少人附議,讚同彆駕的意見。
宋忠拱手,“使君,劉玄德素有仁德之名,治民有方,南陽多遭戰火荼毒,百姓危如累卵,不如命劉玄德接管宛城,代使君施以仁政,定能快速撫順民心。”
劉表眸光微動,心頭不由多出一問:那這民心,是他劉表的,還是劉玄德的呢?
被宋忠這老東西一提醒,劉表更堅定了此前的想法。
諸葛巡打一縣,便給他劃一縣。
“吾以為子孝之言甚好,章陵本是南陽一體,誰替吾收複,這太守之位就是誰的!”劉表一錘定音。
“傳州府榜文,南陽治所遷移至穰縣,宛縣,棘陽,比陽三縣,劃入章陵郡,榜發四州!”
劉表說罷,呼喚道:“劉琦何在?”
“孩兒在。”劉琦拱手。
“命你攜帶嘉獎文書,代吾犒勞諸葛巡與眾將士,另外,加封魏延為奮威將軍,兼領章陵都尉,其餘金銀財帛,照功嘉獎!”
“孩兒領命!”劉琦躬身。
劉表一係列宣布結束,聽著眾人議論,嘴角忍不住上揚。
嘰嘰喳喳的聲音,無非是驚歎於諸葛巡功勞之大,還有魏延的快速崛起。
這等履曆,放眼整個荊州,也絕無僅有。
諸葛巡尚有先輩餘蔭,這魏延是從哪冒出來的?
還有,先前劉表用人,特彆是掌兵之人,都極為保守。
除了蔡氏黃氏蒯氏三族,其餘諸如張允劉磐劉虎,皆是親族。
現在呢,除了房陵文聘,蒼梧吳巨,這回更是將毫無背景的魏延封作一方將軍。
聊著聊著,劉表聽見幾聲“荊州領地開拓”、“用人開明”之類的議論,好心情再度上了一個台階。
嗯,劉表愈發覺得,北麵那位以前隻能讓他仰望的存在,也不再那麼遙不可及了。
最近傳回的中原戰報,對袁紹可不是太好。
···
揚州丹陽郡,宛陵縣。
豫章連番大戰落幕,各軍狼狽撤離,戰敗的軍報宛如這連天的雪花,令宛陵縣更加寒冷凋零。
因為孫策恢複得不好,吳景便將一些軍報壓了下來,諸如彭蠡澤圍剿黃祖失利,海昏羅褚戰死。
但隨著戰事落幕,柴桑之敗的消息,已無法再壓下。
因為朱治徐盛已經領著殘兵回丹陽,周瑜魯肅與程普也前來麵見孫策。
這些,都壓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