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香樟(1 / 2)

《今天騙到純情小狗了嗎》全本免費閱讀

以寧奉命敷好存屍藥,再替衛子昀換上乾淨得體的斂衣,交由步溪城中的暗樁主事,將遺體連同雄獅刀一並送回嘉寧,封棺落葬。

寧展則熟門熟路尋至大理寺卿的文房,上回為他和寧佳與引路的司獄果然在此守夜。

“司獄大人。”寧展言笑如常,“一日不見,彆來無恙。”

司獄眼尖,煙月朦朧,照樣辨出是先前那位出手闊綽的大善人來了。

他樂不可支,拱手相迎,點頭道:“哎喲,貴人呐!小的李兼,有事您說話!”

“哦?”寧展被提起興趣,笑靨更甚,“大人姓李?”

“對,對。”李兼尚未拿準貴人言下之意,小心翼翼道,“不是什的稀罕姓。”

“大人不必妄自菲薄。從前改朝換代是常態,李氏雖中道消乏,也煊赫一時。我瞧大人非愚夫俗子,”寧展拍了拍他的肩,“想來日後定能光複門楣。”

寧展嘴上說得有鼻子有眼,實則忐忑,不知自己是否點中了關鍵。

畢竟,關於曾經的步溪李氏,各州學博古通今的先生都得避而不談,而寧展僅僅是在外祖母祭拜舊友時見過李氏的牌位。

昔年,七州尚未開國,境內便有久負百年盛名的四大世族。

汴亭元氏,世代書香。

風流才子、詠雪佳人輩出,且個個清風峻節,誓死不入仕途,不謀權柄,隻弄月吟風,雅俗共賞。故景以承起初乍聞寧展自報家門,當然纏上他不願撒手。

墨川王太後元葉,正是元氏如今的當家人。

永清江氏,輕財重義。

白手起家,憑一己之力打通多條互市之道,商號遍布七州,生意蒸蒸日上。祖輩樂善好施,不僅獨掏腰包為永清修橋補路,更是大手一揮攬了琅遇幾十年行軍打仗的糧草。

墨川韓氏,驍勇善戰。

單論百年將門、無往不勝這兩處,能保韓氏百代拜相封侯,富及九族。彼時,族中上有鎮國大將軍,下有陪戎副尉,後又出一位緯武經文的探花郎,馳名當世。

可歎福無雙至,自江、韓兩家喜結連理,先逢兩州大戰,後遇寧朝衰落、鼎新革故。時至今日,兩家盛名儘已不再,子孫銷聲匿跡。

四大世族,唯步溪李氏動靜全無,平白任後人抹去了所有痕跡,儼如從未駛過水勢湍急的舊史長河。

不論何如,老輩口中的元、江、韓、李乃是當年名副其實的烏衣門第,是墨川目前那些濫竽充數者望塵莫及的存在。

作為李氏後裔旁支,李兼知之甚少,卻沒少因著這個沒得選的姓氏惹禍招災。

好在他發奮有為,進了步溪大理寺當差。寺卿夫人恰是李氏舊交,李兼為人謙遜,且頗會來事,寺卿便收他作學生。

日前李兼好心辦壞事,給寧展二人點了下邊人孝敬恩師的熏香。誰料,他與同僚閒話得知那香來頭不小,竟是閨房行樂所用的助興香!

寺卿隔天於文房拜彆寧展,瞧著那爐子殘香,不明所以。

李兼給恩師垂肩又捏腿,隨口搪塞了去。也虧得大善人沒四處告他的狀,否則......

“嘿,小的承您吉言!”

李兼原就心懷感念,又添這一席美言,恨不能上街多置辦些好香再給寧展點上。

“貴人今日有何吩咐?是要用文房?”

“李大人好眼力,確實如此。”寧展說著便開始摸自個兒袖袋,“隻是在下有一問......”

寧展話音未落,李兼邊為他開鎖邊道:“我見識短,但您若不嫌,隻管問!”

“鄙人聽聞,李家約莫在兩州大戰以後方才走了下坡路。”

寧展狀似思索,手頭拎出了小袋碎銀,遞與李兼。

“李大人可記得那位早逝的當家人喚作何名,現在何處?”

李兼掛鎖回身,迎麵對上那墜袋的碎銀,愣是嚇得沒敢接。

他委實不敢想自己撞的哪門子大運——這是什麼貴人?簡直是財神爺!短短兩天,賞了他半年都賺不夠的數。

倘寧展勤來幾回,他一介撈不著油水的小官,怕是連媳婦本都要攢足了。

但李兼今歲不過二十有三,亦是李氏沒落之後那一輩,小道消息未必能比身為青竹掌閣的寧展靈通。

“據說,那時的當家人似是位天賦異稟的姑娘?旁的就......”

“不妨事,在下隨口一問。李大人,”寧展直接把錢袋子擱李兼手裡,笑道,“不用放在心上。”

拿人錢財,替人辦事。不看事成與否,既給了報酬,就得拿,對方這才能安心放他走,這是恩師教的道理。李兼揣起錢袋,麻溜退下。

寧展定定望著雨夜遮去李兼的官袍,徑自往寺牢去。

至始至終,他意不在文房。

李兼,本應在此行的算計內,寧展卻忽然改了主意。他想保下這位李氏後人,因此心血來潮改了口,並未告之李兼“有何吩咐”。

他想看世家光複門楣,看望族各展千秋,看家業再生、兵強將勇、國士無雙。

如衛子昀所書,寧展要時和歲稔、盛世承平。他的山河光景,缺的是這些勢均力敵的顏色,而非同流合汙之蠢材。

嘉寧世子的宏圖裡,也繪著寧展自己的私心。

他想紀念一個人,令此人得以魂歸千金之軀,泉下安眠。

-

托寧佳與的福,寧展偷師聽雪,頗有新得。他三兩下繞了大獄值守的後,賞完幾位一人一劈,搜出鎖匙,開了大門。

夜近子時,小偷小摸關進來的拘囚自知事小,早癱在板床上打鼾。

寧展緩步潛入,響動極輕。

楚珂扒了許久圍欄,聞聲雙目不住放光。

寧展遠見一顆卡著脖頸使勁往外探的頭,行至長廊最深處,終於看清楚珂眼裡的紅、眉心的暗,及其先前從未流露在外的恐懼。

“少君、少君......”